那是一個可以凍掉耳朵北方的寒冬,疼愛梅子的父親病逝,出殯的那天,披麻帶孝的梅子還和別的小朋友嬉笑打鬧著,在場許多人都說梅子的心硬竟然沒有哭,其實自小比其它同齡孩子遲鈍的梅子根本不知道,父親從此再也不會陪著自己一起長大了。那一年哥哥11歲,梅子7歲,兩個雙胞胎弟弟隻有5歲。
日子比往常安靜,父親走後,家裏隻有媽媽拿工資,養四個孩子很吃力,80年代農村實行田地承包到戶,梅子聽媽媽正在到處找人把戶口遷到農村,這樣就可以分到田了,就這樣,梅子的童年生活全變了樣,父親在的時候,梅子是就讀小學唯一穿買的鞋子的女孩,是唯一不吃玉米麵的孩子,梅子才逐漸開始想父親了,天天恍惚的認為父親出遠門了,過幾天就回來了,這種想法滿滿的占據了她的腦海。
母親那一年才34歲,就要擔起養四個孩子的責任,外表柔軟的母親,其實性格好強,父親走的第二年就有人給母親說媒,有一個市裏的科級幹部同母親見麵後,媒人傳話說,母親留給對方的印象很好,可以接受母親帶著我們,好強的母親對“接受”兩個字很較真,一口回絕了媒人,毅然將一家人的戶口遷到農村,並按家人頭分到了田地,在那裏找了一處住處,開始了“新”的生活。
分的田地和當年家裏的菜園子不同,在梅子的眼裏,那真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田地,姥姥從老家過來看管兩個弟弟,幫媽媽做飯,媽媽起早貪黑的忙碌在田地裏,放學後的梅子和哥哥放下書包就到地裏幫媽媽,可地裏的活怎麼也幹不完。梅子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落淚,真想父親,慢慢才知道沒了父親天空都逝去了原有的顏色,那個時候梅子的生活應該是處於一個掙紮的過程。
有段時間屋前鄰居有一個和媽媽同歲的叔叔經常來幫家裏幹活,那個叔叔長得很帥,隻是耳朵有點背,一直沒有娶妻,可每次叔叔來幫忙,媽媽都推辭,梅子真弄不懂為什麼?後來才知道,叔叔喜歡媽媽,但媽媽認為叔叔未婚而自己又帶著四個孩子,不般配。
哥哥小學畢業了,但為了幫媽媽養家,綴學和媽媽一起共擔養家的責任。還好,幾年下來媽媽和哥哥的辛苦得到了收獲,生活過得越來越殷實。哥哥結婚後單獨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梅子高中畢業後毅然和媽媽一起擔起了這個家。
日子過得真快,不覺梅子已經20歲了,媽媽看著兒時和梅子同齡的小爽、小潔穿著連衣裙來家裏找梅子玩時,談笑風生給媽媽和梅子說著在工廠裏工作發生的事,應該是小爽和小潔那種感覺觸動了媽媽心底裏的神經,媽媽感覺對梅子愧疚,選了一個不太忙的日子,媽媽帶著梅子去了一趟市裏,望著第一次穿連衣裙的梅子,媽媽竟然哭了,媽媽希望梅子的生活和小爽、小潔她們應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