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絮語
一
說來也許你不信,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的我,還有很多夢想。
最大的夢想還在寫書上。我想寫幾本書,寫出我認為我必須要寫出來的書。
譬如,作為一個從大學畢業那天起就在教中學語文的人,我想把語文教學體係構建起來,並在此過程中寫出我的一本關於構建語文教學體係的著作。我甚至為之擬好了書的題目:《語文科文學課程建構》、《語文科文章課程建構》、《語文科寫作課程建構》。
再譬如,對那些我還未曾與之做過對話的作家們,我想寫出他們的文學敘事。這一個夢就更大了,因為,我這是想做勃蘭兌斯曾經做過的事,像他寫出《十九世紀文學主流》那樣寫出當代中國作家敘事。我甚至列出了這些作家的名字。像王蒙、莫言、王安憶、史鐵生、賈平凹、殘雪、陳染、韓少功、李銳、遲子建等人的文學行狀,我特別想寫出來,我相信也肯定會有人對他們的文學人生著迷不已。我甚至開始寫作《誰是李洱》了。我自信,我的文學準備,能夠寫出這一篇篇精彩的文學敘事來。
與之相關的是,作為一個做了十多年小說研究的人,我最起碼在對這個文體表示我的尊重的同時,得為它寫一本《小說有機本體論》吧?
最近,我還有一個夢想,為孩子們編一本非常出色的古詩詞讀本,想為孩子們做一本最佳的《幼學瓊林》拓展讀本。
其實,在寫作方麵,我還有很多夢。
且聽我一一說來。
作為一個遊子,我對故鄉的思念必須要有一個說法,所以,我想寫一本散文集《所有的鄉愁》,表達我對故鄉興化這方水土的情感。我現在生活在一個江南小城,我也必須對這個給予了我很多的城市一個說法與交代,這樣,《棲居沙洲》這本散文集是必須要寫出來的。這是我對一個城市的承諾。
照理,我還應該有一本書對蘇北鹽城有個交代。因為,在蘇北鹽城,我好歹也做了差不多十年的遊子。但為鹽城寫一本書的事,容我想想,看是不是還有這種心情。這座城市,其實同樣賜給了我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已經在很多小說作品裏寫過這個城市了。譬如,在《逃離一座城市》裏,“這座城市叫瓢城”。大家也都知道的,瓢城,是鹽城的別稱。我還有一些小說中,有“白蓮”這個鄉村,她其實就是鹽城這個地方的一個鄉村,真實的地方是時楊村。這個村,地處鹽城市鹽都縣,南望興化,西鄰寶應,北接建湖。這一點,我是要告訴大家的。不過,我沒有半點委屈的意思。我並不認為,我可以像梁曉聲他們那樣,對自己上山下鄉時所呆的鄉村抱有那麼大的敵意、歧視和冷漠。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片土地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此外,作為一個文人,我覺得無論我的力量是否能達成所願,有兩本書我必須寫出來,這就是《周易演義》和《讀<紅樓夢>劄記》。
我對我們的家族也必須要有個交代。多卷本的長篇小說《書香門第》必須要寫出來。而且我已經開始動筆寫出了幾萬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