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喪事之後,他記住母親的教誨,哪裏有困難他就解囊相助。需要架橋修路的地方他出資金;婚喪嫁娶的百姓,他也相助;遇到哪裏發生災難,他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
有一年,徽州遇見了少有的大旱,家家顆粒無收,有的賣兒賣女,有的逃荒要飯,他聽到家鄉有難,立即趕回,而且,從外地買了一千多擔稻穀救濟鄉親們。
聽說有一些災民實在活不下去了鋌而走險,偷盜搶劫,被官府抓捕後關在牢裏。程文傅帶著銀兩到衙門裏,去為他們擔保求情,說他們都是善良百姓,而今走投無路,也是事出無奈,一定會改邪歸正的。
他又是花錢打點,又是上下求情,拯救了不少青壯男人,幫他們脫離了牢獄之災。一個個出獄之後,都找到他磕頭謝恩,表示要重新做人。
知道他富而有德,向他借貸的人更不少。他也來者不拒,隻要求助的,無論多少,都非常爽快地給予。以至於借條越來越多,最後裝了一筐。
他八十歲生日那天,親朋好友來為他祝壽,還有些借債的人準備那天還錢。程文傅就在家中大擺筵席,要款待大家。一切就緒,他吩咐兒子,把所有借條收拾好,再準備一隻火盆。
兒子知道他要幹什麼了,都勸他,說這些人欠債不還都許多年了,累計起來,僅僅利息都成千上萬,不能連本金也不要了吧?
程文傅趁機開導兒子:“人生有限,賺錢無限,吃飽穿暖足矣,不要貪圖太多的金錢。天下第一大事莫過於讀書,天下第一快事莫過於助人,我的贈言,這就是父親送給你們最大的財富。”
果然,宴席開始不久,程文傅就讓兒子端出一筐借條,一時人心惶惶,心想,今天這生日宴可不好吃,程老爺子要問我們要債了。
程文傅見有的人要羞愧地離去,招呼大家都坐下,然後說:“今天請大家來不是討債,而是清債。我程某人祖上連墓地也買不起,我父親還是許宰相幫著運回並資助安葬的,我能發家致富,也有親朋好友家鄉人的支持。你們是有困難才向我借貸的,沒有還我,是因為你們還有困難,我不能做釜底抽薪的事。所以,你們的欠債,今天全部在我手裏了結——就是不用還了!”
說完,另一個兒子端出火盆,程文傅麵對眾人,當場將記錄債務的欠條放到火盆裏燒成灰燼。滿座賓客,無不感動,債券燒了,但主人慷慨大度的盛名卻永遠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