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高興了:“對對對,程先生是有名的算學大師,他可是諸葛亮轉世,能掐會算的。”
程大位跟著去問他們,是否記得各自喝下多少酒?為顯示他們沒醉,一個個自報喝酒的數量,有一人喝三瓶的,有三人喝一瓶的。等他們報完,程大位馬上吟出一首詩:
肆中聽得語吟吟,薄酒名醨厚酒醇。
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
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醺醺。
試問高明能算上,幾多醨酒幾多醇?
毛利也明白了,給他們點明:“你們正好是三十人喝十瓶好酒,三人飲九瓶差酒,這不是一十九瓶嗎?”
還有人胡攪蠻纏,說他們是熟人,包庇。毛利說他是日本人數學家,今天第一次來此地,是來拜程先生為師的。眾人大驚,隻有付錢走人了。
店家感激不盡,說感謝二位給他算清賬目,今天這客就由他請了。
兩人欣然入座,程大位才問日本人,有什麼問題需要他解決的。毛利有些佩服他了,但既然來了也不客氣,又一次拿出幾道他帶來的難題。程大位到櫃台上去拿了一個木框架子,裏麵串著一串串的木棍兒,棍子上又有一些木珠子,順手撥弄幾下,就出來了答案。
毛利大驚,問這是什麼神學利器?計算的速度居然是他的四五倍,程大位哈哈一笑說:“這就是我發明的中國算盤。”
他問,為什麼?用這撥幾下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程大位向他介紹,自己發明了中國算盤,還寫出兩本書。
“這撥弄珠子有規律嗎?”
“當然,我為此還創作了相應的算數口訣。”程大位按照他說的口訣撥弄算盤珠子,果然算得快、算得準。
毛利重能現在崇拜得五體投地了,問他怎麼有這樣本事的?程大位毫不隱諱地說,年輕的時候就是走街串巷的貨郎,特別喜歡算學,心算能力強,遇到十分難的題目才用手算。
年長一點,四出經商,發現各地商人各打各的算盤,三五珠、三四珠、四四珠各不相同,虛心向他們請教。四十歲回歸故鄉,決心要取各家之長,統一中國的算盤。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寫成了十七卷《算法統宗》,確定了算盤用法,規範了珠算口訣,研究古代流傳下來的五百九十五道數學難題,也寫出了解決的方法,後來刪繁就簡,成為四卷《算法纂要》,刊印成了算學的讀本。
毛利重能當即對他磕頭,希望求得他的兩本書一個算盤。程大位見他心誠,欣然答應贈送給他。他爬起來就要去拿那算盤看,程大位讓他趕緊洗手,說中國人對算盤十分敬重,立下許多規矩:不能用髒手摸,不能在上麵寫字,算珠子不能在地上滾動……
他感激不盡,如獲至寶,趕緊把這些寶貝帶回日。第二年的八月八日,就把兩本書翻譯成日文出版了。但是,珠算卻沒被日本朝廷采用,毛利重能自己在京都京極街上,掛出“天下第一除法指南”的大招牌,自己教授珠算,跟著又著書《割算法》,讓珠算在日本民間流行起來。
日本發現中國算盤有大用,後來官方興修水利、田地丈量、年貢稅收等方麵計算,都廣泛地使用了珠算。再以後,日本人都把程大位當做算神,每年八月八日,把他的塑像抬上街拜祭,跳算盤舞來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