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這一年遭了特大旱災,糧食金貴,一鬥米要賣一千文錢,就這樣,市場上還沒有糧食可賣。
歙縣米商胡山從徽州運來一批糧食,急不可耐地要售出去賑濟災荒。剛剛要開門,幾個人就湧來了,他還以為是來買米的,誰知道一看,都是街上的同仁們,有張掌櫃、錢掌櫃、文掌櫃等,他們堵在門口,製止下鋪板的夥計,讓他們叫老板來。
胡山莫名其妙,問他們是不是缺少米,要從他這裏調撥一點。
領頭的張掌櫃說:“我們都弄到米了!隻是叫你不要忙著開門,要開門我們一起開,免得把你門擠到了。”
胡山說:“百姓們盼糧食望眼欲穿,既然都有米了,我們大夥兒一起趕緊賣呀!”
秦掌櫃說:“別忙別忙,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呢。”
胡山想不通,賣米要準備什麼?有升有鬥就可以計量了。
文掌櫃輕聲對他說:“現在米正緊俏,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還是那個價格,但是我們可以摻雜一半陳米、黴米、雜米……這樣我們可以趁機撈它一把。”
其他幾個商人也連連點頭稱是,說:“要幹大家一起幹,這滿城就沒有好米歹米之分了,隻要他們不想餓死,非買我們的米不可。”
胡山大吃一驚:“糧食是保命的,怎麼能摻假呢?”
張掌櫃說:“孬米隻是味道有稍許不同,不照樣吃麼,有糧食吃就不錯了,也吃不死人的。我們千方百計弄來的米,成本本來就高,再不趁機多賣點兒錢,那不是虧死了?”
“別騙我,除了路遠一點,多些運費,這成本也增加不到哪裏去。何況本來已經提高了價格,再往好米裏麵摻雜質,那不是坑人嗎?”胡山連連搖頭。
錢掌櫃好言相勸:“我們這一條街的同仁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還不領情,說我們坑人呢?”
文掌櫃也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機會不多賺一點錢,你是傻瓜呀!”
“你們要為我好,我們更應該為老百姓好,災荒年裏,災民們已經很可憐了,我們有吃有穿,怎麼不能多體諒體諒他們?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但不能為一己私利違反天理呀。我堅決不做這等昧良心的事。”胡山說完就把他們往外推。
“你這個人真是四季豆不進油鹽,我們好說歹說都不聽。”幾個人出門又回過頭來威脅他,而且商量好了對付他的辦法,“好,你要不聽我們的,我們讓你的米賣不出去!”
胡山不理睬他們,自顧自地開了米店的大門,馬上就有人來買米了。可是,沒多久,就有人喊了起來:“別在這邊排隊了,那邊米店也開門了,每一鬥還便宜五文錢。”
“哄”的一聲,排隊買米的人一哄而散,都到那幾家買米去了。
胡山明白了,原來他們說讓他賣不出去,就是一起壓價啊。可是,他們的米,就是便宜五十文,也有好大的利潤,因為他們是變質的糧食啊。但他什麼也不說,隻是坐在店裏靜觀其變。從那幾家買了米來的人,有從他家路過的,還對他家指指戳戳,指責胡家的米賣貴了。
可是,過了幾天,在前麵幾家買米的吵起來了,一個個跑去要退米,說他們的米裏麵有沙子,說米飯有黴味,米蟲很多,質量太差。那幾家的掌櫃不理不睬,說家家的米都是這個樣子,年成不好,當然也沒有好米了……
在胡山家買到米的都說米好,傳出去了後,家家都轉身來買好米吃。那幾家糧商看見胡家門口生意興隆,每天買米的人排隊,可是他們米店再也沒人光顧,米蛾子漫天飛,米不僅賣不出去,蟻啃蟲蛀,幾個月之後一起黴爛了,全都賠了本。
滿街人紛紛罵那幾家糧商黑心,讚揚胡山的米行是良心店。胡山仰天長歎:“天理二字,五常萬善莫不由之啊”。於是,把胡記米行的招牌換成了一塊大橫匾,黑底上麵三個大字“居理堂”金燦燦的,來往的人都駐足常看。
幾個同仁折了大本,充滿嫉妒地打量著這塊招牌,十分不解地問:“胡掌櫃,米店怎麼換了名字?”
胡山微笑著說:“讓這招牌隨時提醒我,‘存天理,遏人欲’才是我們經商之道,你們說是不是?”
幾個糧商麵麵相覷,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