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國產電影的改編現狀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新焦點在國家體育館副館舉辦,網劇《屌絲男士》導演兼主演大鵬攜其大銀幕導演處女作《煎餅俠》亮相,摘得“年度最具網絡熱度IP”大獎,成功上演了一出網劇的逆襲。
對於當下影視圈來說,IP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詞彙。去年,眾多IP改編的電影都賺得盆滿缽滿,一時間眾多新興互聯網電影公司紮堆進來搶錢。得IP者得天下,IP電影越來越吃香。小說、音樂、網劇、漫畫等,IP改編到底哪家強?
今年五一檔,就有《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三部大IP電影相繼互撕。IP究竟為何物?為什麼IP這麼流行?開心麻花和網劇《江湖學院》的製片人宋鑫說:“一個好IP可以開發出各個領域的好產品,它的商業價值是可以持續被挖掘的。”
優勝劣汰,IP更有吸引力
在好萊塢,超級IP電影的成功例子早就已經比比皆是,如《哈利-波特》、《指環王》、《星球大戰》、《變形金剛》等係列影片。由宋鑫擔任製片人的網劇作品《江湖學院》,就是改編自開心麻花的同名舞台劇。
在他看來,影視圈如此重視IP,是因為現在IP是稀缺資源,一個好IP可以開發出各個領域的好產品,它的商業價值是可以持續被挖掘的。一個IP在某一領域成功後複製到另一個領域中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對投資方來說,投資一個IP風險較小,因為已經有成功的底子了。
電影《同桌的你》製片人杜揚也曾提出自己對IP的看法:“電影更加往觀眾喜聞樂見的角度走,不再是以導演一個人的喜好為主,才導致這些著名的IP越來越搶手,網絡小說是經過好多網友的拍磚和優勝劣汰,所以才會特別有吸引力,這是大眾參與的過程。”
網劇、音樂圈IP也沒閑著
如果說去年是IP元年,那麼在2015年,這場有關IP爭奪的戰爭已經愈演愈烈。除了前麵提到的《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還有計劃在2015年上映的小說改編電影《鬼吹燈》,以及正在拍攝中的《盜墓筆記》、《三體》和即將開拍的《爵跡》。值得一提的是,當電影行業本身的創造者,發現自己的作品有形成品牌的可能,也會投入大量資源塑造IP。
IP更是搶到了音樂圈和網劇圈,由網劇衍生的大電影《萬萬沒想到》已經確認由黃建新監製;《同桌的你》獲得了驚人的票房後,《梔子花開2015》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宣傳中,《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小蘋果》、《一生有你》也正在改編成為大電影的路上。甚至還有被馬雲講火的名句同名漫畫《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的衍生電影。
原因探究:編劇市場缺好劇
有業內人士調侃:當下影視圈說拍戲不再說拍戲,而是IP開發。在宋鑫看來,IP的流行,對影視劇、網劇市場來說,“是對好故事稀缺的彌補,如果單單靠專業編劇來創作新作品,很難滿足現在觀眾的需求。”
也有人質疑是不是因為編劇市場好劇缺乏,隻能對IP一雞兩吃。“國內國外都有很多經典作品翻拍的好作品,這證明一個好故事是有長久的生命力的。”宋鑫說,“IP開發還和經典作品翻拍不同,IP是一個故事內核,開發出不同的產品,並不是簡單意義的複製照搬。”
IP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某一個形象,運營成功的IP可以在漫畫、小說、電影、玩具、手遊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轉換。在好萊塢,超級IP電影的成功例子早已比比皆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