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薈萃——古詩詞選集4(1 / 2)

詩詞薈萃——古詩詞選集4

蘇詞研讀經典——東坡樂府箋

1902年4月26日,江西萬載縣的一個書香世家誕生了一個男孩,父親龍賡言給這個孩子取名叫龍榆生。

龍榆生在父親的督責下,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史典籍還有《文選》和杜甫的詩。十幾歲時便寫出了《蘇武牧羊賦》,因此被人們廣為稱讚。

在1921年,父親安排龍榆生去武昌跟隨當時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黃季剛學習音韻文字。

到了1924年,龍榆生因同學張馥哉的介紹,到廈門集美中學任教。他在這裏,結識了當時執教於廈門大學國文係的著名詩人陳衍,並拜他為師。

在集美中學的這段時間,是龍榆生一生中除在家鄉潛心讀書外,又一段極其重要的係統學習時間。在這裏他大量閱讀了哲學、社會科學、外國文學的著作,並學習了日語。

到了1928年,經老師陳衍的介紹,龍榆生來到上海暨南大學教書。在這裏,他結識了當時蟄居上海的許多著名學者陳散原、朱孝臧、鄭孝胥、王病山、程十發、張元濟、高夢旦、李拔可、夏敬觀等。

龍榆生因勤奮好學而深受這些學者的賞識。尤其是當時的詞壇大師朱孝臧,對龍榆生更是“一見歎賞”,青睞有加。在朱孝臧的引導下,龍榆生的學業進步很快,從此他也走上了鑽研詞學之路。同時,他也衷心信服朱孝臧的詞學,成為朱孝臧的嫡派傳人。

龍榆生因為廣從名師,博專結合,眼界開闊,目標專一,最終成就了詞學研究事業,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

1929年,龍榆生開始撰寫詞學論文。他的詞學論文一變以往詞界評點論詞的形式,而是對詞的起源、詞的發展、詞的創作、詞的藝術風格及作家作品進行了全麵的探討。

在1934年4月,龍榆生發表了《研究詞學之商榷》一文,正式界定詞學內涵,並提出詞學研究的八個方麵。在這篇文章中,他在圖譜之學、音律之學、詞韻之學、詞史之學、校勘之學這五項清代傳統詞學成就的基礎之上,又提出了聲調之學、批評之學、目錄之學3個有待於開拓的領域。

在1933年,龍榆生又在葉恭綽等人資助下,開始創辦《詞學季刊》,前後共出版11期,後因抗戰爆發而不得不停刊。這是第一冊詞學專門刊物,也是當時唯一的一冊詞學刊物,內容分論述、專著、遺著、輯佚、詞錄、圖畫、僉載、通訊、雜綴等9項,受到了整個詞學界的廣泛支持。

到了1940年,龍榆生寓居南京白下。這段時間生活較為穩定,於是,他便開始傾全力於詞學研究事業。

在宋代著名詞人中,龍榆生非常喜歡蘇東坡、辛棄疾的詞派。因此在這段時間,龍榆生先後撰寫了《蘇辛詞派之淵源流變》、《蘇門四學士詞》、《東坡樂府綜論》等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討論了蘇軾、辛棄疾詞派的淵源、發展、演變,以及每個作家風格特色的把握,有不可替代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