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木版年畫有其作為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具有其文化和曆史價值,曾是我們豐富文化生活的主要表現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包括木版年畫在內的年畫藝術,都麵臨著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的深刻問題。
[旁注]
雕版 以杜梨木、棗木、紅樺木等做版材進行雕刻,一般工藝是將木板鋸成一頁書麵大小,水浸月餘,刨光陰幹,搽上豆油備用。刮平木板並用木賊草磨光,反貼寫樣,待幹透,用木賊草磨去寫紙,使反寫黑字緊貼板麵上,就可以開刻了。
李光庭 清乾隆六十年中舉人後,出任內閣中書,後赴湖北黃州任知府。他秉承家學,筆耕不輟,著述頗豐,其中最有學術價值的是他於道光末年所著的《鄉言解頤》,並在書中采用了大量詼諧幽默的鄉言俚語來表述事物,形象生動,雅俗共賞。
點染 是寫意花卉主要表現技法之一,是指用毛筆蘸墨或顏色直接點染而成的畫法。此法的主要特點是落筆成形,一筆下去不能塗改,通過墨彩的幹濕濃淡變化,筆法的剛柔、輕重、頓挫等因素,既表現花卉的形態和質感,又傳達作者的情感。因此,作畫首先要意在筆先,對每一種花木特點要求默記在心,作畫時才能大膽落筆,一氣嗬成。一氣嗬成是指筆法的連貫性和氣勢的銜接。
和合二仙 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因此也叫作和合二聖。相傳唐代有個叫萬回的人,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掛念而哭泣,就前往戰場探親。萬裏之遙,他朝發夕返,因此人們叫他“萬回”,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
金漆 我國古老的工藝品業,運用髹漆、描金、鑲嵌等技法,用於古代家具以及家居裝飾中。我國金漆家具大都雕刻精美,給人燦爛富麗之感。金漆木雕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金漆鑲嵌則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後在漆底上運用鑲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開彩、斷紋、刻漆、金銀、罩漆等裝飾技法。
家宅六神 我國民間風俗以灶王、土地、門神、戶尉、井泉童子、三姑夫人為家宅六神,因此過年時焚香祭拜以求一歲平安。六神像中包括男、女、老、幼、文、武、尊、卑等不同形象,饒富趣味。
趙公明 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相傳為武財神。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麵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
坊刻 指書坊刻書。書坊是古代買書兼刻書的店鋪,是一種具有商業性質的私人出版發行單位,由書坊刻印的書稱為坊刻本、書坊本或書棚本。書坊刻書在刻書業中開始得最早,地域分布最廣,其印刷量也最大。最先采用雕版印刷的就是民間書坊,而官刻和私刻都是在坊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閱讀鏈接]
根據《西鳳世興畫局》記載,鳳翔木版年畫源於鳳翔南肖裏的邰姓人家,始於唐宋,盛於明清。鳳翔的木版年畫,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507年,這個邰氏家族,就有8戶從事木版年畫的製作。起初,他們的名稱叫“萬盛畫局”,後來改為“榮興畫局”,再後來又變為“世興畫局”。木版年畫的事業,也像他們祖祖輩輩希望的那樣,越來越繁榮興旺。在鼎盛時期,生產者多達100多家,畫局也有10多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設計、雕刻、印刷、彩繪、發售的作坊。
3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