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手托長矛,立馬河邊,群賊三麵包圍,連聲呐喊,卻無人上前。
黑碳全身是汗,一股股的汗水順著四肢流下,將摔倒時粘在身上的灰土衝成一條一條。肩頭肌肉仍舊顫抖,鼻口之間,滿是唾液。葉知秋知道黑碳不善久戰,能堅持到此時已是極限,心疼不已,撫摩黑碳的鬃毛歎道:“黑碳啊!黑碳。你跟錯主人了!”。黑碳連連搖頭,打個響鼻,似乎對葉知秋的話很不滿意。
猛然間,黑碳長嘶一聲,前蹄揚起,向前衝了過去。葉知秋急揮長矛,他知道這已是黑碳最後一搏,此時任何襲擊都要用長矛抵擋,黑碳已無力應付。一人一馬就這樣筆直地朝盾牆衝了過來。
盾牆烏黑,槍尖雪亮......
山賊不再阻攔,一條筆直的通道出現在黑碳和盾牆之間。黑碳騰空而起,葉知秋身體前傾,緊貼馬背,雙腿夾緊,兩手握住矛杆夾在掖下,人、馬、矛合為一體,向盾牆的中心刺去。
一聲巨響,如同午夜的炸雷,前排的山賊被震得刀槍脫手......
黑碳四蹄釘在地上,葉知秋手握半截矛杆,盾牆的中心向後塌陷,牆後慘叫之聲不斷,隨著塌陷向兩翼蔓延。然而,它終究還是沒有坍塌下來。半晌,群賊拾起刀槍,緩緩圍攏過來,葉知秋轉頭怒目而視,群賊紛紛倒退,仿佛葉知秋的手中握著的不是半截矛杆,而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神兵利器。葉知秋血灌瞳仁,心中卻是一片悲涼,身下傳來黑碳一陣陣的顫抖。葉知秋仰望蒼天,心中呐喊,“老天啊!難道真要我喪命於此嗎?”
*
“轟隆隆”,葉知秋心中一驚,眼前盾牆轟然倒塌,“難道真的有老天?”,葉知秋驚道。
卻見盾牆坍塌,露出一個巨大的缺口,缺口處,一匹黃膘戰馬,馬上一人,方麵短須,青巾紫袍,手舉蛇矛,天神相仿,對葉知秋高喊:“隨我來!”。葉知秋正在茫然,黑碳已躥到黃膘馬前,那紫袍大漢挑起一杆長槍,交到葉知秋手中,兩馬首尾相連,頃刻間突圍而出。
紫袍大漢的同伴讓出一道缺口,兩馬魚貫而入。
葉知秋回頭觀看,這百餘人多青衣小帽,家人打扮,心道:“這是哪家的家丁?山賊如此彪悍,十倍而不能取,果真厲害!”。再往前行,見幾輛馬車一字排開,車前旗幟迎風飄擺,上書“秦”字。車後,傷者十餘人,幾名家人打扮的老者前後奔走。
葉知秋再找那紫袍大漢,想答謝救命之恩,那大漢卻不見了蹤影,莫非救了自己之後又去殺賊了?葉知秋翻身下馬,黑碳此刻已是渾身顫抖,葉知秋摟住黑碳的脖子道:“別停下,繼續走。”,黑碳點頭,葉知秋手提大槍,殺了回去。
戰線一字排開,葉知秋掃視兩遍,仍不見那紫袍大漢,當下找了一處山賊進攻最猛烈的地方,舞槍殺入賊陣。群賊正在猛攻,忽見一條大槍白龍一般從人群後殺出,轉瞬之間,五個山賊已被放倒,群賊倒退數丈,攻勢頓時瓦解。葉知秋並不追趕,沿著戰線向西衝殺,繼續尋找紫袍大漢。
群賊重新聚攏,圍攻葉知秋,無奈葉知秋槍長勢猛,群賊不能近身。
葉知秋正向西進,突然見一山賊手拿黑色盾牌,盾牌上一個碩大的窟窿,那賊躲在後排,跟著人群叫嚷。葉知秋怒發衝冠,摔槍劈開賊群,長槍抖起,狀若梅花,急風暴雨般刺了過去。
那賊原本躲在同伴身後,猛然間,同伴向兩邊閃開,將自己暴露出來,眼前無數槍尖乍現,慌亂中忙揮舞短刀、盾牌招架。隻聽一陣“叮叮當當”之聲響起,葉知秋連刺二十幾槍,竟然都被他擋住了。
葉知秋收槍站定,那賊刀盾尤自狂舞不停,半晌,方清醒過來。葉知秋見他終於停下,再舞長槍刺去,此番那賊好運用盡,第三槍,短刀脫手,第五槍,刺中左肩,第六槍,劃破右肋,葉知秋抽槍再刺,那賊掉頭狂奔而去。十數丈後,那賊回頭觀看,卻見葉知秋咬牙切齒緊追不放,那賊一邊用盾招架,一邊奪路而逃,心中煞是苦悶,自己不是最高的,不是最壯的,長得不是最凶惡的,連叫喊的聲音也不算高,這那槍的怎麼就隻看中了自己了呢?
二人一逃一追,不知跑了多久,那賊終於精疲力盡,葉知秋趕上,一槍刺去,槍尖透胸而出,那賊翻身倒地,兩眼圓睜,死不瞑目,左手仍緊緊抓著那帶窟窿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