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心真人清虛(1 / 3)

王屋山清虛宮換了新主人,當然,這是三年前的事了。可對於王屋山一眾仙官仙靈來說,新舊交接的過渡期好像怎麼也過不去。

說起清虛真人,真是哪裏都好。他為人和善心胸寬廣,好說話沒什麼脾氣,又有慈悲心腸,這一點光看他收留的幾十名孤兒就知道了。連玄洲的主仙道君都稱讚他“心眸澄邈,六景生華。實乃真人之美者,小有之賢王。”

可種種好處抵不過一條:不善交際!

天界迎來送往比之人間有過之而無不及,神仙們大約是修行時離群索居太過苦悶,頗喜歡聚會交遊。節慶做壽自不必說,平日裏隔三差五隨便找個由頭就要廣發仙帖,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不熟悉的通通請來聚一聚。這不,前段時間堂庭之山發現了能知曉過去之事的靈獸,衡山神君借著由頭把北帝和玉晨玄皇天尊都請了去觀賞,弄得西南一帶大小仙家戰戰兢兢。聲勢雖浩大,可總讓人覺得他是閑得慌。

清虛真人他成仙的年頭不長,有時寧可閉關也不願意參加仙會,可總閉關也不是個事,便索性下山去管管凡人的小事。

底下仙官們有時議論起來,意見倒不是很統一。

有人說真人還未登位時,也曾雖師父西城真人四方遊曆拜會各界星君仙翁,獲讚頗多。送他的仙籍寶典、神芝靈物滿滿兩大車,從沒聽說過他不合群的。

不過還有人說真人曾得罪某位神女,但凡有神女在的場合他都會回避。這聽起來難免八卦的嫌疑,可是天界神女大多驕傲放縱,把仙人看低一級。與其說是真人開罪於神女,倒不如說是他眼不見為淨。

所有猜測中最為可信的當然要放在最後說。據可靠消息,也就是真人的近侍童子桑華說,他曾在後山偷看見天台山的主神玄逸上仙揮劍指著真人。遠遠望去上仙一掃仙風殺氣凜冽,真人當時跌倒在地,半聲也沒吭。

大家唏噓不已。誰都知道玄逸上仙是個最不好惹的主,背後的關係網大破了天,最近聽說就連北帝都要讓三分。真人如果被他瞧不順眼……

唉!那王屋山可就再不能像西城真人在的時候那麼硬氣了。

所以大家一致認為清虛真人之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都不在宮中,也許是對仙界的種種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條條框框排斥的緣故。他寧可在人間行走,教教書啦,看看病啦,收收弟子啦,反倒更輕鬆些。

這些小道消息傳的最迅速,沒過多長時間各洞天就傳開了:清虛真人在仙界水土不服,玄逸上仙看不上他,怕是待不了多久了。

謠言傳到天台山又變了花樣:清虛真人修道勤勉,曾請玄逸上仙與他切磋仙術,兩位仙長關係很好。

無論怎麼說,傳言中這兩位的關係總是扯不脫,終於有一天傳到了清虛真人耳中。

他摘下身後的背簍交給仙童,仔細囑咐晾曬草藥的方法,回身對桑華微微一笑道:“《太上寶文》背熟了沒?今天起每天抄三百遍吧。”

桑華非常想哀嚎,清虛真人從不發怒,發起怒來從不留情。他比誰都清楚,隻得告罪趕快退下。

清虛真人靜了下來想想,隻覺得頭痛。

還未等他把惱人的流言驅逐出腦海,桑華又跑了回來,趴在門口探頭探腦。

“什麼事?”

“真人……客居的門窗該修了。”

“……”

這是另一件讓他頭痛的事!

前段時間意外撿了個小鹿箭,這姑娘天生靈性十分惹人喜愛,難得的是有情有義。雖然她留下來是一時負氣,可並未忘記她的夥伴們。在道靜等人離開後,她一直向自己打聽與青陽國、堂庭之山有關的事,希望能夠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