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危言聳聽(2 / 2)

如今揚州牧秦宜力量不斷壯大,根基越來越穩,也不需要每一戰都親臨其境。

更何況他以前的戰爭大多投機取巧,與九江和江夏之戰有根本區別,江南水戰居多,秦宜出自西軍,陸戰尚可,水戰嘛,稀鬆平常。尤其是江夏地形險要,攻擊一方非常吃虧。

江夏軍隊不來主動攻擊,那麼,九江軍隊就必須主動強攻,這種戰爭不好打。

作為一軍統帥,屬下或許可以失敗,但秦宜不能失敗,他必須保住自己頭上那頂光環。

今非昔比,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秦宜一般不會親自率軍作戰,而是讓手下多辛苦一些。雖說在揚州軍內部,秦宜名聲已經上升到頂峰,自己事自己知道,比起妖孽般的諸葛孔明和龐統,他秦宜水平還差得遠!

荊州使者韓嵩與秦宜達成協議,估計這時候江夏太守黃祖已經知道了,這份協議會不會勾起黃祖的野心,秦宜心裏有點期待。

揚州局勢自己心裏清楚,作為外人江夏黃祖清不清楚就難說了。

怕就怕黃祖按照一般思維度衡揚州,畢竟秦宜崛起時間非常短暫,偌大的揚州很難掌控。

揚州與荊州之間的協議,製約的是更高層。

言外之意,江南地區怎麼折騰都可以,無論是荊州劉表還是揚州秦宜,不得插手其中,更不能因為己方戰局不利而增兵江南。

表麵看,荊州與揚州雙方達成協議的初衷是好的,畢竟江夏和柴桑是局部摩擦或者戰爭,協議可以避免揚州與荊州爆發全麵戰爭,進而給曹操留下破綻,令其趁虛而入,各個擊破。揚州牧秦宜擔憂北方曹操,難道荊州劉表就不擔心曹操嘛,都一樣的心態。

但是,協議深層次卻隱含某些陰謀,荊州劉表有陰謀,揚州秦宜難道就木有陰謀?

既然是陰謀,那就期望對方最好別察覺,荊州使者韓嵩欺負揚州牧秦宜年輕,而秦宜又是以武將身份領揚州牧,估計這家夥頭腦不會很發達。

韓嵩不會那麼幼稚吧,畢竟秦宜能在短時間內橫掃揚州,絕非庸俗之輩。

沒有見到揚州牧秦宜的麵,韓嵩或許這樣想,見了秦宜之後,心裏那點想法便不翼而飛,因為這家夥太年輕。至於說橫掃揚州,在這之前孫策不也橫掃江東嘛,最後還不是掛掉了?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運氣這玩意兒,秦宜便是靠運氣當上了揚州牧。

對於秦宜當上揚州牧這回事,不光是韓嵩不明白,哪怕荊州牧劉表也沒有弄明白,曹操為何給秦宜一頂揚州牧帽子?打敗了呂布,給他手下小卒送一頂州牧官帽,無論如何說不通。

既然解釋不通,那就隻能是秦宜運氣好,天上掉餡餅,砸下一頂州牧帽子,僅此而已。

大概荊州使者韓嵩暗自得意,如果江夏太守黃祖吞下柴桑(九江)轄區江南岸地區,有協議在,揚州牧秦宜隻能吃啞巴虧。

送走了趙雲,揚州牧秦宜不也在意淫嘛。

嗬嗬,有兩大妖孽坐鎮廬江,除非江夏太守黃祖沒有野心,一旦他起了對柴桑的野望,大概那兩大妖孽會玩死他!

誰都知道貪欲是一切邪惡的根源,自己不貪就不會上當受騙,問題是又有多少人能克製住自己的貪念?在韓嵩沒有出使揚州,揚州牧秦宜或許沒有多少想法,但見到了韓嵩,秦宜心中一下子敞亮了。

嗯嗯,大家都不是聖人,心裏都有貪欲,那麼,接下來咱一起玩挖坑遊戲。韓嵩想挖坑讓揚州牧秦宜跳進去,秦宜也有挖坑的意思,剩下的就看雙方各自本領。

韓嵩欺負秦宜年輕不差,可他不知道揚州牧秦宜手裏有兩大妖孽,龐統和孔明都很年輕,即便有人為其吹噓,信不信難說。

嗬嗬,誰坑死誰,現在難說!

當年孫家人擁有江東之地,迅速展開西進戰略,企圖吞並整個江南。孫策死了,孫權繼承遺誌,與江夏太守黃祖浴血奮戰,硬是啃下來這個戰略要地,打開西進通道。

統一江南這一戰略,不僅孫家人想到過,州牧大人秦宜心裏也想啊,有了江南作為根基,揚州牧秦宜就有了堡壘,大江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坐南向北,看中原風雲變幻。

有機會的話,揚州大軍則北擊中原,爭霸天下。

木有機會,秦宜便會龜縮在大江之南,養精蓄銳,坐等時機。

秦宜不傻,他雖然不是戰略家,淺顯道理還能明白,卻也會照葫蘆畫瓢,仿照孫家戰略奪取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