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花城深處,覓正宗粵味(1 / 1)

美食當道

在廣州,到老店去吃飯,無論開寶馬還是騎五羊,菜不會多給,白眼也不會少給。即使是小人物,這城市也不會太過苛待你。7蚊(元)叫碟炒牛河,15蚊叫碟齋炒泮塘五秀,58蚊叫隻蔥油淋雞,一樣歎。

青龍坊內最近新開一家常來飯店之肥媽豉油雞專門店,才開一周未夠就人頭攢動。叫了豉油雞和常來飯店招牌的世家撈麵,當時正是飯點,人多到爆,背後那台師奶不停催菜,還有小嬰兒哇哇大哭。服務員姐姐搖搖晃晃端著世家撈麵上來,右手的湯一直滴滴答答滴到我碗裏,最後“嘣”一聲將麵碗放落台,然後“嘩”一聲把漂著韭黃的湯倒入撈麵……我十分確定這碗麵同常來飯店的世家撈麵基本沒有任何關係。

這種服務其實很傷店,正是因為老店的服務糟糕,很多客人被拒之門外。如果是第一次來,真以為世家撈麵就是這樣,那我相信應該沒有下次了吧。雖然這種毀菜行為出現較少,但廣州老店服務差已經形成特色。有友人戲稱,到老字號飯店裏吃飯,基本上可以從店員的服務態度有多差來判斷菜有多好吃,這兩者通常是成反比的。皆因廣州人太愛吃,隻要好吃,態度再差,開得再偏,廁所再髒也照樣門庭若市。有次在太平沙牛腩粉店吃飯,台上的四隻碗都是“崩口碗”,一桌台上有老有小,怕劃破嘴,就喚服務員嬸嬸換一下。誰知她白眼一翻:“乜你咁小氣架!”(你怎麼這麼小氣啊?)看她理直氣壯,我當場無語。上周在向群飯店龍津分店剛吃了一桌好菜,對這家店好感度100%,去上個洗手間馬上跌到負數,離店時完全記不得那一桌,隻記得那一攤,衛生條件實在恐怖。雖有如此這般種種,可過一段時間,肚裏饞蟲又起,隻得自我安慰,不怕,對麵有麥當勞,吃完去那裏借廁所罷了。

龍津東,寶華路一帶有不少值得光顧的餐館,路過順記去吃個帶有絲絲芒果纖維的足料芒果雪糕,或到開記吃個加料綠豆沙,慢慢再逛一會就可以去解決正餐。

老店大多大排檔裝修,都是傳統粵菜:鄉下碌鵝、西瓜酸蒸魚頭……因為做街坊生意,價格不能太高,所以食材裝修不要奢望,但偶爾也有驚喜。文記一心雞、向群飯店、達楊燉品……幾家老店都藏在這幾條路上,每家都有幾樣菜拿得出手,向群飯店的欖角魚嘴,達楊燉品店的原隻椰子燉雞都讓人回味。

“家常小菜,樸實無華”這幾個字被裱起,掛在常來飯店和向群飯店內,我想這便是廣州老字號的生存之道。向群在荔灣的總店,環境一般,餐台一直擺到街上,客人有一家大小,也有兩個阿婆撐台腳,擺明做街坊生意。那天我點了個欖角蒸魚嘴,同去的朋友大呼南蠻,連魚嘴都吃!我斜眼看他:“你不知魚臉更美味!”菜一上台,他一聲不吭,不管魚頭魚臉還是魚屁股,通通吃下肚子,更吃了三碗白飯。魚嘴是取中等大小魚頭眼睛之前的那一部分,充滿膠質並帶有少許透明嫩滑的魚腦。那欖角並非一味死鹹又大顆的行貨,身形較細,鹹而回甘,令那魚嘴一點也不腥,汁又鮮又甘,還放了些惹味的黃椒,用來拌飯真是一流!雖不似廣州政府發牌的正牌老字號,動輒有名人食客或有總理舉行過婚禮。可市井小店,雖無大噱頭,卻有真功夫。我愛吃常來飯店的鵝腸撈海蜇,白灼鵝腸很新鮮,處理得很幹淨,但卻沒有去掉腸壁上鵝油,味道仍然很豐腴。配上爽脆綠豆芽和海蜇,伴碟的還有青蒜、蔥和香菜,豉油調味後用滾油燙過,搭配一起吃,與啤酒是絕配!

除了那些家喻戶曉的老店,廣州也有些隱秘老店。朝天路上的小店雅苑,連個燈牌都沒有,默默藏在毛巾店和五金店之間。菜很簡單,材料都是最常見的雞、鴨、魚,配料也隻是薑蔥蒜醬油。這家店似乎是老店裏的異數,餐台天花都一塵不染,服務不卑不亢,營業時間更是一直到晚上12點。它家的鹹蛋黃煲仔飯料隻是鹹蛋黃一樣,外加幾顆蔥花。飯裝上來,一陣香氣襲來,兩頭尖尖的飽滿香米中夾著油汪汪的金黃色鹹蛋黃,再加上翠綠色的蔥花,實在誘人!飯吃完了還有刮飯焦服務,飯焦香脆,更吸飽鹹蛋黃的油脂,雖然一兜飯下去已經有八分飽,可還是忍不住來上兩塊。有的客人還以飯焦加水和香菜煮粥,我雖未試過,但想來肯定不錯。

這樣的店若多幾家,想必這城市更留得住人。廣州最讓人留戀的還是它的食物,不是創紀錄的各種高樓大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