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乾坤挪移驚玄光
亙古以來,多少大賢智者,仰望著星空,苦苦探索著宇宙的奧秘和生命存在的意義。然則多少名士被塵封在光陰的曆史中,如今依舊是個無法解開的秘。
當然對於我們這些升鬥小民來說,一生忙忙碌碌,奔奔波波一輩子,掙點小錢養家糊口,已經是生命的全部,那還有心思去思考無謂和夠不著的事物。至於逐名竟利,爭權奪勢,一生思慮計算,低頭哈腰,到頭來也不過是黃土一堆或者一火成灰。最後一切也隻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
靈水市,位於西北地區,氣候宜人,人文深厚。素有“羲皇故裏”之稱,大亞灣遺址據說可以上朔到八千多年前。此時已是朝陽初升,沉睡的小城市已經完全蘇醒,各色人都開始了自己生命中新的一天。各色早餐攤點前人來人往,車鳴汽笛陣陣,晨練的老人們慢悠悠的打著太極拳。心急的媽媽開始催促各自的孩子,上學又要遲到了。
在靈水市東邊的郊區,有一座普通的四合院,院門口大約有三十多人在排隊,每個人手上拿著一個號牌。院門輕輕打開,門口走出一個大約十六歲左右的少年,他身穿一身運動服,臉頰上帶著運動過後的微微潮紅,氣色紅潤健康。一雙眉毛黑亮挺直,向著鬢角微微上揚。眼睛不大,但眼神明亮。由於常年習武健身的習慣,小小年紀,眼眸深處偶爾會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
鼻梁挺如懸柱,緊抿著嘴唇,唇角上揚,帶著這個年紀獨有的張揚和桀驁。麵帶微笑,左邊臉頰一個小小的酒窩淺淺的浮現出來,看起來有些靦腆和可愛。
看著門口的眾人,少年微微的笑了起來,左臉頰上的酒窩淺淺的浮現出來。溫和清亮的聲音從他嘴裏響起:“大家久等了,院子裏有坐的地方,後麵的先休息一下,一號請跟我來。”說完,禮貌的領著大家來到院子裏的竹製長椅上坐下。少年領著拿著一號牌的中年人進了主屋。
少年姓孟名凡濟,靈水市人。名字是爺爺取的,取自“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爺爺是遠近聞名的老中醫,因為沒有行醫資格證,就在自己家裏給人看病。由於年紀大了的緣故,孟凡濟爺爺一天隻看三十人,自製三十個號牌,拿到號牌的早上就診。
孟凡濟今年剛上高中,如今是暑假裏沒事做,幫爺爺抓藥。他父母是本本分分的農民,靠著幾畝蘋果樹過日子。孟凡濟從小大多數時間都是和爺爺在一起生活,他學的形意拳就是爺爺傳給他的,十多年時間已經讓他的形意拳有了登堂入室的暗勁境界。
習武隻是為了健身,他喜歡的反而是如今人們都幾乎已經忘記了的中醫。最喜歡的就是針灸學,那種幾乎不用藥物就能治病救人的醫學讓他深深的著迷,對於人體經脈分布穴道位置他幾乎完全倒背如流,這樣下來使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今年勉強考了個普通學校。
當爺爺看完所有的病人時,已經到了中午,吃過午飯。他從爺爺收藏的古籍中拿出一本《黃帝內經》來看,這本《黃帝內經》不知道是什麼年代的書籍,書頁不知道用什麼治成,柔軟堅韌,扉頁用蒼勁而古老的篆字體在下方寫著《內經》,下方用繁體字寫著:吾歸藏書,然此書竟多字不識,將此書歸於岐黃一途,內經二字許是《黃帝內經》。
這本書全是用古老的篆體字所著,孟凡濟閑來無事,一個字一個字的在網上查了讀,然而很多字體網上也查不出來。孟凡濟喜歡這本書的古意,有時間就會拿出來看看。
偶爾向爺爺打聽此書來曆,爺爺也不知道,隻知道是老孟家祖上傳下來的,在十年動亂的時候,爺爺將所有古籍都埋在地裏,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書籍瞞過了當時的破舊份子。
老孟家現在如果將這些書籍買了,用爺爺的話說,三輩子也不用愁吃穿。孟凡濟的父親倒是想買掉一些,可爺爺一句敗家子嚇得父親再也不敢提了。
孟凡濟坐著院子裏的竹製長椅上,將書攤在雙膝上,削著蘋果,心想如果是《黃帝內經》,多少總會能對上一點。心裏想著,手裏不小心一滑,就將手指劃破一道傷口。他“啊”地疼呼一聲忙放下蘋果小刀,去掏紙巾準備捂手。然而他沒有注意到,左手中指流出來的血液剛好滴到掉在地上那本古籍上,有幾滴不偏不移的剛好滴在那兩個大大的“內經”古篆字體上,血漬轉眼就滲入進去,倒像是直接被吸收了進去。孟凡濟掏出紙巾,準備捂手,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