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打牌是台州人最大眾化的娛樂活動。早些年,搓麻將尚屬違禁之列,因為有賭博之嫌疑。隻有打撲克、下棋等,才可放大膽玩之。
在台州,打撲克比搓麻將流行,主要是撲克走群眾路線,平易近人,稟性隨和,沒有麻將的“匹架落”(台州方言,意為架子)。它可以不擇場地:一桌四椅,高燈華屋可開張;田頭地角席地而坐,亦可玩之;若興致高漲,汽車車廂也能擺戰場。在人數上,當然四人最好,但兩人、三人、五人,甚至六人同樣可以湊合。一副撲克五十四張牌,一副可打,兩副可打,三副亦可打。若缺了幾張,用以“爭上遊”,同樣可以將就。就算節假日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大堵車,幾小時進不得退不得,撲克迷們在地上攤一張報紙,牌局照樣可以開張。撲克的這些優點,麻將就不大具備,麻將固然可以三人打,但那興味,就如以水代酒,寡味得很,而且至少得有一張平整的桌子、幾張凳子、一副牌。而牌的價格,依質地不同,差別很大。最常見的是塑料麻將,高檔的則用玉石做。求人辦事可以送一副高檔麻將牌,誰見過用撲克牌孝敬別人的。如果一個人說,他窮得搓不起麻將,我們是可以相信的,但一個人若說自己窮得打不起撲克,誰會信。
娛樂是人的天性,上至白發老人,下至黃口小兒,不會打撲克的人,很少。周末之夜,許多窗口燈火通明,傳出的不是嘩嘩的骨牌碰擊聲,就是打撲克的大呼小叫聲。打撲克在台州是全民性的娛樂活動,所費不多,頂多備一點茶水。其他的娛樂方式,你想去,可錢包不答應。去遊泳館吧,池小人多,好像下水煮餃子,不如泡浴缸來得幹淨;打網球吧,場地難找,還累得慌。還是打牌好,不需成本,男女老少隨時可上陣,安全又省錢。“撲克精”們總結出打牌的諸多好處,諸如環保低碳、節約開支、有利社交、明辨人品,還有助於提高智商和情商,鍛煉大局意識和協作精神。如果夫妻都愛打牌,還有利於建設和諧家庭,提高生活質量。
在台州,唯一能讓男人進入忘我狀態的,就是撲克麻將。許多男人一上牌桌,眼孔裏除了幾張牌,別無他物。哪怕五分鍾後天要塌下來,他自巋然不動,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勢。有個撲克迷,老婆進產房,痛得呼天搶地,他還在牌桌上赤膊大戰,眾人皆勸他趕緊上醫院,他冷靜地說:醫院有婦產科專家,有我沒我一個樣,牌桌上少了我,三缺一,那可不行,別急,等我打完這副牌再走。
別以為男人牌癮上來不顧一切,女人玩起牌來同樣可以與男人一比高下、一決雌雄。“三八”佳節,某報社的婦女兵團開拔黃山,坐了一整天長途車抵達黃山腳下,卸下行李,幾位女記者呼朋引伴擺開牌局,興之所至,酣戰至天亮。第二天集體爬黃山,不去,躲在賓館繼續戰鬥;第三天安排逛街購物,也不去,戰鬥兩天兩夜,前仆後繼,直到第四天打道回府。我的幾位朋友是超級撲克迷,四家人組成旅遊團,浩浩蕩蕩去馬爾代夫度假,說是度假,其實除了第一天去海灘踏過浪、踩過沙外,其餘幾天,天天賴在五星級賓館裏,吃著方便麵玩著紙牌,打得昏天暗地,才意猶未盡地返程,臨走還感慨時光過得太快。在機場候機時,他們也不肯浪費寶貴時間,攤上行李箱,擺上撲克牌,幾個人又開戰了。
二。
打牌已經融入台州人的生活,台州人把打撲克稱為打老K。有些撲克迷幾天不摸牌,手就發癢,台州人稱之為“老K念”或“打派司”。打老K的念頭一起,那是必須玩上幾把的,否則幹什麼都沒心思。如果撲克迷三缺一,喊你去救急,你推三阻四找借口不去,此舉屬於自絕於人民,撲克迷對你從此敬而遠之。搓麻將是台州人最大的愛好,我的一個朋友就驕傲地宣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至少有三百六十個晚上在搓麻將。結婚時台州人也有鬧洞房的習俗,但一般鬧不起來,因為鬧洞房的人老早湊成麻將搭子或撲克搭子,坐在一旁打得熱火朝天了。新婚夫婦洞房花燭夜之時,必是牌局開張之日,新房外設一牌桌,伴郎伴娘、七大姑八大姨大開殺戒。別人結婚,我過牌癮,不亦樂乎。有一新郎是撲克迷,新婚之夜見外麵大呼小叫,有人鑽了桌底,有人學了狗叫,男人塗了口紅,女人畫了胡子。他不免技癢,觀戰片刻,使不上勁,索性赤膊上陣,大戰三百回合,直到天方破曉,害得新娘獨守空房一夜。天亮時牌局已散,精疲力竭的新郎倒頭便睡,一覺睡至黃昏,不見了新娘,原來新娘一怒之下回娘家去也。最後新郎負荊請罪,向新娘出具悔過書,向丈母娘丈人老頭連連請罪,才使新娘破涕為笑。從年頭到年末,一些台州人的八小時外空閑時間基本是在牌桌上消磨掉的。天氣好時有人大白天也在馬路邊上擺起麻將桌,有滋有味地搓上一整天。一個西北朋友跟我談到對台州人的印象時說:雙休日,台州人會在一大早就圍著桌子嘩啦嘩啦搓麻將直到半夜,嘴裏一根接一根地叼著中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