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試著寫過許多小說,不同的時刻內心的情緒是不同的,可是在每次提筆的瞬間都會有一種傾訴的衝動,希望在第一時間把內心的渴望和想法,以及一些對現世的看法傳遞給大家。因此,我的作品,成為了我唯一的工具。
《恨釋》是在剛入大學時動工的一部小說,一直拖到現在才決定把它帶給大家,希望借此來銘刻我當初的歲月。
我可能不像步非煙那樣擁有在編寫《紫詔天音》時五年如一日雕琢的精神,不像滄月那樣擁有渾然天成的文筆,不像蔡駿那樣擁有神賜般無盡無極的想象力。對於現在的我,所擁有的,隻是一種單一的熱忱,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快樂。
現在我已經大二了,咀嚼起當年的作品感覺上的確有些粗糙,但是我希望它能帶給各位的是我創作初期的衝動,那種傳遞真情的渴望。
不論通過這份恨,這層釋,你讀到了什麼;不論你對於這部小說是批判或是讚揚。對我來說,它都是一種經曆,一份曆練。
我相信隻要我把自己的努力帶給大家,就一定能收獲異樣的幸福和感動。
最後用阿爾卑斯山上的那句話結尾,
“慢慢走,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