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謝道清:落花流水春去也(2 / 3)

1234年,宋理宗聯合蒙古國滅金,金國皇帝哀宗見大勢已去,自縊而死,宋軍在灰燼中找到金哀宗的遺骨並將其帶回臨安。

宋理宗將金哀宗的遺骨奉於太廟,以告慰被金人擄走的北宋徽、欽二帝在天之靈,一雪百年前的靖康之恥。

宋理宗總算做了幾件揚眉吐氣的大事,朝野上下對他讚聲不絕,他心情大快。

皇帝心情好,後宮心情自然也跟著好。謝皇後愛吃家鄉的菌菇,於是台州的合菌便源源不斷入貢朝廷。合菌外褐而內玉潔,氣味芳香,據說合菌原名台菌,理宗遠遠看去,誤把“台”字看成“合”字,遂起名合菌。進貢的除了菌菇,還有橘子。每年秋天,當黃岩的青橘進貢來時,宋理宗很高興,把青橘作為上品供於太廟,然後召集後妃分食。每人一隻,由宋理宗親自放入她們的袖中,誰也不多一隻,誰也不少一隻。一時間,上上下下一團和氣,呈現出一種家和萬事興的味道。

滅金後,宋理宗錯誤估計了形勢,想趁機撫定中原,收複三京。然而“端平入洛”的失敗,不但讓南宋損兵折將,也破滅了他收複故土的雄心。

隨著年歲的增長,宋理宗身上的銳氣一點點消失。他開始當甩手掌櫃,凡事交給大臣處理,當甩手掌櫃的結果是,朝政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奸相之手。

宋理宗對程朱理學非常推崇,對於那些已故的理學大師,如程顥、程頤、朱熹等人,宋理宗都賜給諡號,請進孔廟。一方麵他大力宣傳“存天理,滅人欲”,一方麵又縱情聲色。賈貴妃死後,他專寵閻貴妃,對閻貴妃言聽計從,閻貴妃想修功德寺,宋理宗就動用國庫,結果修得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還要富麗堂皇。閻貴妃是個會來事的女人,仗著宋理宗的寵愛,驕橫專恣,幹權亂政。

除了閻貴妃,宋理宗經常召一些歌伎舞女進宮。宋理宗的祖上,那個風流皇帝宋徽宗看上名妓李師師,也隻敢搞“地下活動”,挖條地道通到她家,每每趕來相會,又讓高手匠人在地道兩端安裝搖鈴,有如後世之電話。盡管如此,徽宗始終不敢公開召李師師入宮。而宋理宗連這些遮人耳目的把戲也不玩了,堂而皇之將臨安名妓唐安安召進宮來。

那唐安安也不知用什麼法子,把宋理宗迷得七葷八素,宋理宗竟然舍不得讓她離開,而把她留在宮裏,賞給她金銀珠寶不知其數。唐安安家中的用具——上到妝盒酒具,下到水盆火箱,都是用金銀製成的。

宋理宗胡鬧得實在太出格了,大臣就上書勸諫,宋理宗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囑咐該大臣不要把奏本給別人看,以免有損皇帝的形象,不過,美人,他還是舍不得放。宋理宗的胡鬧,讓南宋國力日漸衰敗,理宗時的宰相吳潛在《許國公奏議》中言:“耕夫無一勺之食,織婦無一縷之絲,生民熬熬,海內洶洶。天下之勢譬如以漓膠腐紙粘綴破壞之器,而置之幾案,稍觸之,則應手墮地而碎耳。”國家形勢就像用爛紙粘住的破碎瓷器,隻要一碰到,就會倒地成碎片。

謝皇後雖看在眼裏,但知道自己隻是個空架子,一個擺設,在皇上心中沒什麼分量,勸了也是白勸,除了暗自歎息,別無他法。

宋理宗沉醉在溫柔鄉中時,元軍卻對南宋虎視眈眈。1259年,元軍大舉進犯南宋,包圍鄂州(今湖北武昌),宋理宗見勢不妙,召集文武百官議事,一些大臣向宋理宗建議從臨安遷都到四明(今浙江寧波),以避元軍鋒芒,另外一些大臣則反對遷都。兩派人意見不同,吵得不可開交。

宋理宗聽聽這個說得有理,那個說得也沒錯,一時決定不下,忽然心血來潮想聽聽皇後的意見。

謝道清堅決反對遷都,她說,一百多年前,大宋都城不在江南,在北邊的汴京。被金兵一打,打到南邊的臨安,但也持續了一百五十多年,如今一旦遷都,動搖軍心,也動搖民心,於大宋江山有百害而無一利。宋理宗聽聽很有道理,遂放棄了遷都的念頭。宋理宗在位時,謝道清一向以溫婉的麵孔示人,從不對時政說三道四,這大概是謝道清第一次參與朝政,也是唯一一次在宋理宗麵前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

宋理宗與賈貴妃所生的女兒瑞國公主漸漸長大了,謝道清沒有孩子,對這個漂亮的公主十分喜愛,宋理宗對這個女兒更是百般寵愛,女兒到了要嫁人的年齡,宋理宗與掌管後宮的謝皇後商議起為女兒擇婿的事,又參考了大臣們的意見,最後決定讓新科狀元周震炎當乘龍快婿。周震炎奉命到宮廷麵謝皇恩時,公主躲在屏風後麵看了一眼,覺得給自己當丈夫的這個人長得不夠帥,悶悶不樂。宋理宗明了女兒的心思,他決定另給女兒擇婿。

過了兩年,宋理宗把公主嫁給楊太後的侄孫,一是念楊太後擁立他當皇帝有功,二是這侄孫長得一表人才,很合公主心意。謝道清與楊太後感情本來就深,見公主嫁給楊太後的侄孫,自是一個勁說好。

公主出嫁後,思女心切的宋理宗為了能時時見到公主,就在皇宮邊上為公主修建了一座氣派的府第,“飛樓閣道,密通宮苑”。宋理宗時常輕車簡從去看寶貝女兒,史書上記載:“帝常禦小輦從宮人過公主第。”

然而,瑞國公主跟她母親賈貴妃一樣,也是薄命之人,1262年,出嫁不過三年的瑞國公主病死了,她沒有留下孩子,死時不過二十二歲。當年謝道清入宮前家中飛來喜鵲,而蹊蹺的是,公主生病前,公主府上的搗衣石停留著一隻不知從何處飛來的黑鳥,簸箕大小,仆人皆以為是不祥之兆。到了年末,公主就病死了。宋理宗年輕時兩個兒子早夭,現在人到老年,唯一的女兒又病死了,他“哭之甚哀”,公主之死對宋理宗的打擊可想而知。公主之死,好像在帝後的生活中掀起沉沉帷幕的一角,讓人窺知繁華背後的黑暗與虛空。深宮之內,不是沒有親情,隻是它來得那麼少,那麼的短暫,那麼的不能盡如人意。

公主死後第三年,宋理宗病死。

宋理宗在位四十年,在宋朝十八位皇帝中在位時間屬第二長,僅比宋仁宗少一年。宋理宗死後葬於會稽(今紹興)附近的永穆陵。南宋有六位皇帝皇後歸葬於此,後人稱“宋六陵”。南宋諸帝,一直懷著收複北方失地,光複祖宗舊業的夢想,希望有朝一日收複中原後再一並歸葬河南鞏縣的北宋祖陵,故均未大造陵寢,屍體隻做淺埋,名曰“攢宮”。

讓宋理宗沒想到的是,他死後不過十幾年,南宋就滅亡了。1285年,他的皇陵被一個叫楊璉真迦的僧人盜挖,除了他的陵寢,南宋諸帝與楊太後陵寢也無幸免。宋理宗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盡管過了十幾年,他的屍身尚未腐爛,墓室內珠寶環繞屍體,棺底墊著織錦與金絲網罩。盜賊們搜光棺中寶物,又將其屍體倒懸於陵前樹林中,取出其口中的夜明珠,瀝取水銀。隨後將宋理宗頭顱割下,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治者,其軀幹則被焚毀。楊璉真迦令人找到宋理宗的頭骨,將其截開,鑲銀塗漆後,製成盛酒的器具使用。

朱元璋滅了元朝後,聽說此事,唏噓不已,便將宋理宗的顱骨帶回南方重新下葬,宋理宗才算得以安息。

謝道清一生未育,也有人認為她一生從未承受過皇上雨露,甚至有人根據史書上記載她膚色“瑩白如玉”,而猜測她為白化病人。宋理宗與後宮妃嬪生有兩個兒子,卻都早早夭折。趙宋王室大多單薄孱弱:真宗趙恒六子夭折五子,仁宗趙禎三子沒一個存活,神宗趙頊夭五子,哲宗趙煦子女全夭,高宗趙構的獨養兒子被驚嚇致死,寧宗生了八子全都夭折,宋理宗雖有兩子也都早夭……

沒有子嗣的謝道清,深恐日後沒有著落,便收養了宋理宗的侄子趙禥為義子。後宋理宗立趙禥為太子,是為宋度宗。宋理宗把祖宗家業交給這個侄子,他沒想到的是,他選定的接班人,卻讓王朝走上快速覆滅的道路。

宋度宗趙禥是南宋曆史上有名的昏君。宋度宗趙禥的母親是侍女,身份卑微。她在懷孕期間私自服用了墮胎的草藥,結果胎兒沒打掉,反倒嚴重影響了胎兒的發育。趙禥先天不足,手腳無力,很遲才學會走路,七歲才開口講話。宋理宗延請名師,想把接班人培養好,無奈趙禥資質實在太低,無論怎樣費盡心思,都無多大長進。

宋理宗和皇後謝道清也知道趙禥天資愚鈍,不思學習,平庸無能,宋理宗做主,為他娶了一位識大體的妻子,目的是讓她來輔助這個不成器的侄子。

趙禥的妻子名叫全玖,是趙禥的表妹,她出身名門,是宋理宗母親的侄孫女。全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官,全玖自幼隨父親遊曆各地,見多識廣,蘭心蕙質,談吐不凡。全玖初入宮時,宋理宗有一次跟她聊起家事,說:“令尊宋寶祐間盡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全玖回答得十分得體:“我的父親固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區的百姓更值得掛念。”宋理宗覺得讓這樣一位明事理的女子來輔助傻頭傻腦的養子趙禥,再合適不過了。他跟掌管六宮的謝道清一通氣,謝道清深以為然,就這樣,全玖被冊封為皇太子妃。

全玖是後宮中與謝道清走得最近的一位女人,也許是共同的命運把她們聯係在一起,也許是相似的人生境況讓她們有了共同語言。

1264年,二十五歲的宋度宗即位,全玖被冊封為皇後,由此成為南宋的末代皇後,而謝道清被尊為皇太後。

文臣武將對趙禥的能力心中有數,此時趙禥雖已二十五歲,但仍有人上表請求謝太後垂簾聽政,對此提議,也有大臣提出“不合祖宗法度”,謝太後也堅辭不受,此事就不了了之。

宋度宗顯然是個浪子,登上皇位獲得了古代帝王“夜夜不空過”的權力,也獲得無所顧忌、不被管束的自由,他縱情聲色而不加節製。這個病病殃殃的男人,性子裏卻有癲狂的一麵,就這麼沒日沒夜、不管不顧地浸泡在脂粉堆裏。有一件事很能說明他的放縱:根據宮中舊例,凡是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早晨要到門感謝皇帝的寵幸之恩,主管的太監會詳細記錄下受幸日期。宋度宗剛當上皇帝時,一次前來謝恩的嬪妃竟然多達三十餘人,由此可見宋度宗荒淫到了何等地步。

宋度宗日夜沉溺於酒色之中,連公文也懶於批複,而是交給愛妃處理,這個愛妃自然不是全皇後。皇後的賢良又有什麼用呢?要說賢良,大宋皇後倒真是以賢良居多,除了光宗趙惇的皇後李鳳娘天性悍妒外,太祖趙匡胤的王皇後常洗手入廚為丈夫操辦膳食;仁宗趙禎的曹皇後性慈儉,親自帶領宮嬪們在苑內種植穀物,采桑養蠶;徽宗趙佶風流成性,但皇後鄭氏生性節儉,她被冊封時,怕浪費,連皇後冠服都用貴妃服改製……

南宋攤上這麼個不知深淺的皇帝,朝中大小事務自然被賈似道掌控。宋度宗樂得逍遙自在,他本不是胸懷天下的人,有人理政,正好讓他省心,於是他終日沉湎於醉生夢死的荒淫生活中。

賈似道在朝中權勢熏天,還不時玩些請辭的把戲,搞得宋度宗非常緊張。宋度宗不知是計,每次都是積極挽留,最後甚至不顧天子之尊,跪請賈相留任。賈似道也通過這種伎倆使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鞏固。到了1270年,賈似道上朝不但可以不拜,退朝時皇帝還要起身離席向他行“注目禮”。謝道清是皇太後,又是他的台州老鄉,他表麵上倒尊敬有加,實際上他知道這個皇太後不管事,也管不了什麼事,隻要做到表麵客氣就可以了。

為了蒙蔽宋度宗,賈似道嚴禁談論邊事,違者重處。大臣們懼怕他的淫威,在宋度宗麵前不敢提邊關半個字。

宋度宗以為邊境無事,天下太平,更是放心地尋歡作樂,但是風聲多多少少還是會吹到宋度宗的耳朵裏。有一次宋度宗問賈似道:“襄陽被蒙古兵包圍了三年,怎麼辦?”賈似道竟然反問宋度宗:“北兵早退,陛下從哪裏聽來?”

宋度宗支支吾吾地說:“剛聽宮女說起。”賈似道便找了個借口把那宮女殺了。凡朝臣談及戰事的,也都一律被貶到州縣,不許在朝為官。

兵臨城下,奸臣當道,這時的南宋已處於風雨飄搖中,謝道清眼見著宋度宗如此荒唐,也知道南宋氣數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