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
當歐債危機肆虐下的歐洲政壇曆經“大洗牌”、先後十餘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因債下馬”時,2013年9月22日,默克爾卻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了德國第18屆聯邦議會選舉,三度連任德國總理,有望超越撒切爾成為戰後歐洲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政治家。
德國《明鏡周刊》直言,在歐債危機中屹立不倒的默克爾,像“老媽”一樣帶給德國人安全感,在其任內,德國成為當之無愧的歐洲領導,主宰著歐元區的命運。她務實、嚴謹,堅持發展實體經濟,削減福利,緊縮開支,帶領德國成功抵禦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她理性、審慎,堅決捍衛德國利益,要求重債國遵守財政紀律,支持盟友但不參與軍事幹預。這位來自東德的女性物理學家,憑借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華在德政壇可謂越坐越穩。當然,默克爾的第三任期還將麵臨眾多挑戰,怎樣繼續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如何平衡德國利益與歐洲利益,避免別國對德國強勢的擔憂,一係列棘手的內外問題,都將考驗這位女強人的智慧。
安倍晉三
2013年,日本新首相老麵孔安倍晉三似乎一直在為日本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頻頻出招,歲末更是不顧亞洲人民感受耍“鬼”把戲,參拜靖國神社,讓美國不禁訝異其不可控性。安倍的種種舉動無不標誌著日本政治將繼續“向右轉”,其“曆史修正主義”昭然若揭。
安倍晉三出身於顯赫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外祖父、日本前著名“鷹派”首相岸信介的影響,從小固執且不甘示弱,這種性格也極大影響了其政策傾向——對內不遺餘力加快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步伐,幹預曆史教科書審定,妄圖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收攬權力;對外不斷在釣魚島問題上越線挑釁,頻繁竄訪中國周邊國家,欲建對華包圍網,參拜靖國神社,讓本已“遍體鱗傷的中日關係”跌至邦交正常化以來最低點。此外,安倍雖以上一任期為鏡鑒,提出“安倍經濟學”確保政權存續,但2013年5月下旬以來日本股市連續出現暴跌,再度“熊”冠亞太股市,也讓人不禁懷疑安倍經濟學能否真正讓疲軟的日本經濟祛疾強身。強勢的安倍內政外交“組合拳”對日本長遠發展到底是“福”還是“禍”,曆史會給出最終的答案。
穆加貝
2013年7月,89歲高齡的羅伯特·穆加貝擊敗主要競爭對手茨萬吉拉伊,以61%的得票率再度當選津巴布韋總統。自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以來,穆加貝一直擔任該國領袖,至今已執政長達三十餘年,成為非洲最年長的國家元首。從“政治巔峰期”一路走來,穆加貝在創造“個人傳奇”的同時,也逐漸成為非洲最受爭議的政治領袖之一。英美等西方國家將其視為“獨裁者”,對津政治上孤立、經濟上製裁、輿論上抨擊;一些非洲國家則將其視為反對殖民壓迫的“鬥士”、敢於與英美帝國主義對抗的“英雄”。但無論如何,穆加貝治下的津巴布韋終究頂住了西方的壓力和金融危機的衝擊,維護了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耄耋之年,穆加貝欲與歲月抗爭,33年的執政生涯還將繼續,但領導權更替、外資企業本土化政策、與西方國家關係等問題的存在還是為津巴布韋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