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感悟——
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亦不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是真賢。
唯有心淨如鏡,心平如水,方不必鑒物而物在鑒中。
14。32微wēi生shēnɡ畝mǔ謂wèi孔kǒnɡ子zǐ曰yuē:“丘qiū何hé為wéi是shì棲qī棲qī者zhě與yú?無wú乃nǎi為wéi佞nìnɡ乎hū?”孔kǒnɡ子zǐ曰yuē:“非fēi敢ɡǎn為wéi佞nìnɡ也yě,疾jí固ɡù也yě。”
詞彙——
棲棲:急切地找尋棲身之所的樣子。
固:頑固不化。
成長與感悟——
能言善辯者,背離大道即為佞。
能言善辯者,順道行之,源於“疾固”。
有智無仁,有才無德最可怕。
人物——
微生畝:魯國的隱士。
14。33子zǐ曰yuē:“驥jì不bù稱chēnɡ其qí力lì,稱chēnɡ其qí德dé也yě。”
詞彙——
驥:千裏馬。
成長與感悟——
力為天分,德為修養。天分多天成,修養需要努力。
14。34或huò曰yuē:“以yǐ德dé報bào怨yuàn,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何hé以yǐ報bào德dé?以yǐ直zhí報bào怨yuàn,以yǐ德dé報bào德dé。”
成長與感悟——
以直報怨≠以怨報怨。
14。35子zǐ曰yuē:“莫mò我wǒ知zhī也yě夫fú!”子zǐ貢ɡònɡ曰yuē:“何hé為wéi其qí莫mò知zhī子zǐ也yě?”子zǐ曰yuē:“不bù怨yuàn天tiān,不bù尤yóu人rén,下xià學xué而ér上shànɡ達dá。知zhī我wǒ者zhě其qí天tiān乎hū!”
成長與感悟——
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人事有得失禍福,故不尤人。天命有窮有通,故不怨天。
14。36公ɡōnɡ伯bó寮liáo愬sù子zǐ路lù於yú季jì孫sūn。子zǐ服fú景jǐnɡ伯bó以yǐ告ɡào,曰yuē:“夫fū子zǐ固ɡù有yǒu惑huò誌zhì於yú公ɡōnɡ伯bó寮liáo,吾wú力lì猶yóu能nénɡ肆sì諸zhū市shì朝cháo。”子zǐ曰yuē:“道dào之zhī將jiānɡ行xínɡ也yě與yú,命mìnɡ也yě;道dào之zhī將jiānɡ廢fèi也yě與yú,命mìnɡ也yě。公ɡōnɡ伯bó寮liáo其qí如rú命mìnɡ何hé!”
詞彙——
愬:同“訴”,這裏是誹謗的意思。
有惑誌於:被迷惑。
肆:古時將人處死之後陳屍以示眾。
市朝:市集與朝廷。
成長與感悟——
上章,孔子言“不怨天,不尤人”,本章即是最佳寫照。
安命者,即為遵從道義。
人物——
公伯寮:孔子弟子,與子服景伯均為魯國當時的大夫。
14。37子zǐ曰yuē:“賢xián者zhě辟bì世shì,其qí次cì辟bì地dì,其qí次cì辟bì色sè,其qí次cì辟bì言yán。”子zǐ曰yuē:“作zuò者zhě七qī人rén矣yǐ。”
詞彙——
辟世:不受整個世道的影響。
辟地:不受具體環境的影響。
辟色:不受臉色的影響。
辟言:不受言論的影響。
作者七人:通常認為就是《論語·微子》中提到的七位“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成長與感悟——
辟,不是逃避,不是躲避,更不是離開;而是身在其中,但不受其牽絆、影響。
一個人對於命的認知愈是清晰、理性,受客觀環境的牽絆、影響就愈是小。
14。38子zǐ路lù宿sù於yú石shí門mén。晨chén門mén曰yuē:“奚xī自zì?”子zǐ路lù曰yuē:“自zì孔kǒnɡ氏shì。”曰yuē:“是shì知zhī其qí不bù可kě而ér為wéi之zhī者zhě與yú?”
詞彙——
晨門:早上看門的人。
成長與感悟——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死生由命與事在人為的最佳結合。
14。39子zǐ擊jī磬qìnɡ於yú衛wèi。有yǒu荷hè蕢kuì而ér過ɡuò孔kǒnɡ氏shì之zhī門mén者zhě,曰yuē:“有yǒu心xīn哉zāi,擊jī磬qìnɡ乎hū!”既jì而ér曰yuē:“鄙bǐ哉zāi,硜kēnɡ硜kēnɡ乎hū!莫mò己jǐ知zhī也yě,斯sī己jǐ而ér已yǐ矣yǐ。深shēn則zé厲lì,淺qiǎn則zé揭qì。”子zǐ曰yuē:“果ɡuǒ哉zāi!未wèi之zhī難nán矣yǐ。”
詞彙——
荷:背負。
蕢:竹木質的草筐。
硜硜:形容擊磬的聲音。
斯己而已矣:安分守己,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深則厲,淺則揭:語出《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其本義說的是涉水時的情形,水深時索性穿著衣服走過去,水淺就提起衣襟直接走過去。比喻人應當隨世之盛衰而行止。厲,不脫衣服涉水。揭,撩起衣服過河。
未之難矣: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責備荷蕢者。未,沒有。難,責難。
成長與感悟——
聖者仁心,非不知深淺,置深淺於不顧,難矣。
14。40子zǐ張zhānɡ曰yuē:“《書shū》雲yún:‘高ɡāo宗zōnɡ諒liànɡ陰yīn,三sān年nián不bù言yán。’何hé謂wèi也yě?”子zǐ曰yuē:“何hé必bì高ɡāo宗zōnɡ,古ɡǔ之zhī人rén皆jiē然rán。君jūn薨hōnɡ,百bǎi官ɡuān總zǒnɡ己jǐ以yǐ聽tīnɡ於yú塚zhǒnɡ宰zǎi三sān年nián。”
詞彙——
高宗:商王武丁的廟號。
諒陰:居喪時所住的房子。
三年不言:三年不發布有關於國家政事的政令。
薨:君主、公侯去世稱薨。
總己:統攝己職。
塚宰:官名。據《周禮》,塚宰是輔佐天子行政的最高行政長官。
成長與感悟——
上章言深淺,至深則至淺,至淺則至深。
至深(國家秩序的建立)源於至淺(奉行孝悌之道),由至淺(奉行孝悌之道)通行至深(國家秩序的建立)。
14。41子zǐ曰yuē:“上shànɡ好hào禮lǐ,則zé民mín易yì使shǐ也yě。”
成長與感悟——
至上(上好禮)通至下(民易使)。
至美的價值體係定是至高效的管理方法。
14。42子zǐ路lù問wèn君jūn子zǐ。子zǐ曰yuē:“修xiū己jǐ以yǐ敬jìnɡ。”
曰yuē:“如rú斯sī而ér已yǐ乎hū?”曰yuē:“修xiū己jǐ以yǐ安ān人rén。”
曰yuē:“如rú斯sī而ér已yǐ乎hū?”曰yuē:“修xiū己jǐ以yǐ安ān百bǎi姓xìnɡ。修xiū己jǐ以yǐ安ān百bǎi姓xìnɡ,堯yáo舜shùn其qí猶yóu病bìnɡ諸zhū?”
成長與感悟——
上好禮的細化,即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是至高追求,堯舜尚有不足。
知不足,方可足。
14。43原yuán壤rǎnɡ夷yí俟sì。子zǐ曰yuē:“幼yòu而ér不bù孫xùn弟tì,長chánɡ而ér無wú述shù焉yān,老lǎo而ér不bù死sǐ,是shì為wéi賊zéi。”以yǐ杖zhànɡ叩kòu其qí脛jìnɡ。
詞彙——
原壤:人名,孔子的故人。
夷:兩腿分開而坐,這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坐姿。
俟:等待。
孫弟:通“遜悌”。
賊:害人之人。
叩其脛:敲打原壤的小腿。
成長與感悟——
上章言至高追求,本章舉了反麵教材。
這個反麵教材將一個人從幼至老的本分言盡。
14。44闕quē黨dǎnɡ童tónɡ子zǐ將jiānɡ命mìnɡ。或huò問wèn之zhī曰yuē:“益yì者zhě與yú?”子zǐ曰yuē:“吾wú見jiàn其qí居jū於yú位wèi也yě,見jiàn其qí與yǔ先xiān生shēnɡ並bìnɡ行xínɡ也yě。非fēi求qiú益yì者zhě也yě,欲yù速sù成chénɡ者zhě也yě。”
詞彙——
闕黨:古代五百家為黨。闕,黨名。
將命:傳達辭令、命令。
成長與感悟——
上章反麵教材的主角是老者,本章還是個反麵教材,主角為一名童子。
由反知正,童子求進步當無欲速成。
本章應與首章對讀。當位而行,不僅是貫穿於治國安邦的大原則,還包括日常坐臥禮儀。向上仰望,向下紮根,在一大一小間交參互動,此思維模式是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