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通“汝”,你。
成長與感悟——
知=知+不知。
真正的明智,不僅在於知道什麼,還在於了解並承認自己的無知。
知+不知,方是真“學霸”。
人物——
由:仲由。魯國卞人,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少孔子九歲,有勇力才藝,以政事著名。
2。18子zǐ張zhānɡ學xué幹ɡān祿lù。子zǐ曰yuē:“多duō聞wén闕quē疑yí,慎shèn言yán其qí餘yú,則zé寡ɡuǎ尤yóu;多duō見jiàn闕quē殆dài,慎shèn行xínɡ其qí餘yú,則zé寡ɡuǎ悔huǐ。言yán寡ɡuǎ尤yóu,行xínɡ寡ɡuǎ悔huǐ,祿lù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
詞彙——
幹祿:求取祿位。
闕疑:存疑。
寡尤:減少過失。尤:錯誤、過失。
闕殆:與“闕疑”對稱,亦存疑之意。
寡悔:減少後悔。
成長與感悟——
上章講知,本章言行,如此才可知行合一。
“多聞多見”為博學;“存疑闕殆”是求真;“慎言慎行”是崇禮;“言寡尤,行寡悔”是中庸。
中庸者,祿在其中矣。
人物——
子張:顓孫師,陳國人,字子張,少孔子四十八歲,為人有容貌資質,謙和,結交廣泛。
2。19哀āi公ɡōnɡ問wèn曰yuē:“何hé為wéi則zé民mín服fú?”孔kǒnɡ子zǐ對duì曰yuē:“舉jǔ直zhí錯cuò諸zhū枉wǎnɡ,則zé民mín服fú;舉jǔ枉wǎnɡ錯cuò諸zhū直zhí,則zé民mín不bù服fú。”
詞彙——
舉直錯諸枉:提拔正直的人,置放在邪惡的人之上。
成長與感悟——
正在人心。舉直錯諸枉是為正,正則民服。
人物——
哀公:春秋末年的魯國國君。名蔣,“哀”為其諡號,魯定公之子。
2。20季jì康kānɡ子zǐ問wèn:“使shǐ民mín敬jìnɡ、忠zhōnɡ以yǐ勸quàn,如rú之zhī何hé?”子zǐ曰yuē:“臨lín之zhī以yǐ莊zhuānɡ,則zé敬jìnɡ;孝xiào慈cí,則zé忠zhōnɡ;舉jǔ善shàn而ér教jiào不bù能nénɡ,則zé勸quàn。”
成長與感悟——
如何使民敬?貴在“臨之以莊”。
如何使民忠?貴在“對上孝,對下慈”。
如何使民勸?貴在“樹立正的榜樣,教化不能者”。
外在影響力的追逐,取決於內在品性的建立。
人物——
季康子:魯哀公時的正卿季孫肥。“康”是其諡號。
2。21或huò謂wèi孔kǒnɡ子zǐ曰yuē:“子zǐ奚xī不bù為wéi政zhènɡ?”子zǐ曰yuē:“《書shū》雲yún:‘孝xiào乎hū惟wéi孝xiào,友yǒu於yú兄xiōnɡ弟dì,施shī於yú有yǒu政zhènɡ。’是shì亦yì為wéi政zhènɡ,奚xī其qí為wéi為wéi政zhènɡ?”
成長與感悟——
廣義的為政行存在於天地間,重孝重友。
為政的根本目的在於教人孝悌,教人立愛、立敬。
鏈接——
孔子曰:“古之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孔子家語·大婚解》)
愛人、有禮、誠敬是人心溫情、社會溫暖的主元素。
2。22子zǐ曰yuē:“人rén而ér無wú信xìn,不bù知zhī其qí可kě也yě。大dà車chē無wú輗ní,小xiǎo車chē無wú軏yuè,其qí何hé以yǐ行xínɡ之zhī哉zāi?”
詞彙——
大車無輗:牛車沒有輗。大車,用牛拉的車叫大車。輗,牛車轅前橫木兩端的木銷。牛車沒有木銷,則橫木不能連接,如此就無法套牛行進。
小車無軏:馬車沒有軏。小車,用馬拉的車叫小車。軏,馬車轅前橫木兩端的木銷。馬車沒有木銷,則橫木不能連接,如此就無法套馬行進。
成長與感悟——
為政之道貴在“禮可守,言可覆,跡可履”。
各遵其道,各守其信,社會、政治這輛大車方可安然前行。
2。23子zǐ張zhānɡ問wèn:“十shí世shì可kě知zhī也yě?”子zǐ曰yuē:“殷yīn因yīn於yú夏xià禮lǐ,所suǒ損sǔn益yì,可kě知zhī也yě;周zhōu因yīn於yú殷yīn禮lǐ,所suǒ損sǔn益yì,可kě知zhī也yě。其qí或huò繼jì周zhōu者zhě,雖suī百bǎi世shì,可kě知zhī也yě。”
詞彙——
因:傳續,因襲。
成長與感悟——
溫古可知今,知今則知未來。
禮的根本不動,貴在傳續。禮的形式有所變化,因時而變。
2。24子zǐ曰yuē:“非fēi其qí鬼ɡuǐ而ér祭jì之zhī,諂chǎn也yě。見jiàn義yì不bù為wéi,無wú勇yǒnɡ也yě。”
成長與感悟——
本篇首章言對於做“北辰”的要求,末章言“眾星”當如何。
不諂不媚,見義勇為。
隻有各居其所,各當其位,才能傾慕吸引,而不彼此欺淩,繁星滿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