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在淵 序(1 / 2)

荊楚之地,楚國龍興之地,炎黃五帝時期就存在的上古九州之一,東靠揚州,南臥交州,西接益州,北連豫州。

戰國時,楚先民後來在商王朝軍隊驅逐中被迫南遷,其中的季連家族則建立了楚國。楚國建立後在其擴張的過程中多次發動征討南方民族的戰爭,周惠王還曾經允諾楚成王,如果楚國能夠鎮住南方各族,那麼從南方奪來的領土就歸楚國。楚國在周惠王的允諾下鎮壓住了夷越之亂,奪取了南方大片領土。

楚人一詞嚴格來講,僅指楚公族。早期楚國因為文化落後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複以蠻夷視之。

公元前757至公元前741年,楚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對濮地進行拓取,據《國語·鄭語》雲:“楚厲王始啟濮”。到楚武王時已占領大片濮人的土地,《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麵有之”。

楚國在楚武王以及楚文王時期開始崛起,奄有江漢,大舉進攻蠻夷,史稱“大啟群蠻”。

魯僖公四年,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

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北抗齊桓公、南敗宋襄公,實為一代霸主,其北上之勢直到城濮之戰才為晉國所阻。

楚莊王武功彪炳,又勵精圖治,選拔孫叔敖施行文冶,邲之戰大敗晉國稱霸。使楚國經濟繁榮、文化鼎盛,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征伐陸渾之戎,派人向周天子問九鼎之輕重,楚國霸權盡顯。

公元前611年,庸及群蠻百濮反叛,楚莊王“振廩同食”,打開國家儲備的糧庫,保證軍隊食用,平定叛亂。

戰國早期,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楚國兵強馬壯,橫掃中原,初露稱雄之勢。楚悼王用吳起曾一度“南平百越”,而到了戰國晚期,楚威王打敗越王無疆後,越族開始“服朝於楚”,成為楚國的一部分。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楚國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員空前廣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的“宣威盛世”時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隨即開始統一全國的迸程。在攻滅韓、趙、魏後,秦軍於公元前224年大舉伐楚,楚軍一敗塗地。公元前223年,秦軍攻陷壽郢,俘獲楚王啟,綿延800年的楚國就此滅亡。

曾經稱霸中原,被視為蠻夷的超級大國隕落於璀璨的曆史長河之中。

可秦國實行王權霸權並合而行,賦稅繁重,令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為擋匈奴,築長城,修靈渠,後人所認為是千古大業的功績背後又有多少心酸淚。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秦朝被狂風暴雨所侵蝕著。

始皇在世一日,天下安定一日,無任何人敢有異動。

但始皇死後,國內起義不斷,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打著楚將項燕、公子扶蘇的旗號,以其名義於大澤鄉起義,同時六國餘孽興風作亂,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權,陳勝吳廣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卻遠不如六國的底蘊。兼而六國遺族複立,自此天下再次大亂,烽煙四起,卻又英雄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