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金融出身的丁少楠深諳其道。他有著良好的邏輯性,卓越的全局控製力和超群的記憶力,這些都是成功的必要能力。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幾乎在十五個小時以上,他甚至可以不用電話號碼簿,隻要是需要記住的事,他可以比任何人都記得清楚。別人看到的都是他是雲端天上的寵兒,如果不是在這個公司,大概沒人會相信他的財富其實來自於勤奮。他穩定而準確的把握著FMM發展的脈絡,從最初的一家店,發展到目前的數百家連鎖經營店隻用了不到6年時間,他是將特許經營模式引入珠寶行業的領航者。他帶領著FMM上市,創造著珠寶業的一個又一個神話。
顧榿榿耐心的聽著老柯的這些絮叨,不可否認FMM股價穩定,增長有力,稱得上是最具投資價值的一支股票。但她不是財經記者,這些不是她關注的範疇。
老柯也在打量她,新記者,還是副刊的,她的專欄自己也看過,文字冷豔,觀點有那麼點小資的不流於俗,可畢竟隻是個時尚記者。市盈率,PE值,中簽率……口幹舌燥的說了半天,她明顯不懂。這些時尚記者就是這麼膚淺,跟她們打交道,遠沒有跟財經口記者的交鋒來的愉快。
老柯並不以為她能聽懂他話裏話外的含義,也並不以為憑她就能夠解決他遇到的問題。做了近十年的品牌推廣,作為珠寶品牌FMM缺乏曆史積澱,他清楚它的品推絕不是在所有時尚雜誌上打出幾幅精美廣告圖就可以解決的事。跟股市一樣,所有的奢侈品牌推廣也一樣需要故事的包裝力。銷售部已經把特許經營推廣到全國,步步緊趨的跟牢大客戶訂單。但若要想成為百年老店,他分管的市場部必須要有能力向公眾講好一個能夠深入人心的品牌傳說。
可是他的老板太過於低調了,從來不肯接受專訪。這讓他的工作也很難做。硬廣還好辦,不過是一個核算千人成本的計量任務。他也沒有忽視網絡的推廣力量,還因此還購買了大量關鍵詞,用百度搜珠寶,FMM的名字肯定在第一屏出現。可是最能代表他品牌推廣能力的軟宣就隻能從產品本身硬做,嚴格說他做的確實已經很好了,FMM的名氣正如日中天。但他自己清楚,媒體對他們最感興趣的時候,還是每季度他們發財報的時候。這隻能說明最終引起市場關注的,終歸還是因為銷售部所取得的業績。他為此憋悶已久。奢侈品牌的軟宣,如果老板不肯露麵,這可真是難了。
但居然,丁總說他可以接受程勝日報顧記者的專訪。喜從天降。可是……說實話他對顧榿榿可能寫出來的專訪文章抱的期望值不高。老板到底看重的她什麼?處/女秀難道就要交給這個小丫頭嗎?算了,隻要是老板肯開了這個頭,往後的品推工作也就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