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仁未達到安全距離前,楚堅持這觸群的襲擾工作,萬條多的觸手,揮手間便碎裂成泥。達仁依計劃向北翻過一座山後,順山穀向西,繞過崆峒山的領域後,轉回河穀,最後一路向南進發,這時候楚認為他們已經安全,就停止了對羌族人的襲擾。
黃昏時分,楚發覺羌人斥候的數量多了些,這個小小變化,讓他覺出金翅是要展開行動了。但是,楚也不以為意,樹堡已空,隻要再吸引金翅與羌人這這裏三五天時間,便可順著達仁設置的信息橋節點,意識跨跳,逃出生天。
果然,夜色籠罩的崆峒山坡道,人影綽綽,金翅還是選擇了夜襲。
夜襲很成功,當然,防守也很成功。樹堡牆外儼然成為藝術冰雕的世界,它們還保持著被凝凍前的驚懼表情,肢體形態各異,許久後,這些凍結的人形冰塊慢慢吸收周圍的熱量而融化,屍體也隨之碎裂成泥。大片的樹木亦被冰蝕坍塌成為碎塊。
由於來犯的羌敵數量太多,攻擊範圍太大,楚沒有使用火能禁器,這是防止引起山火,那樣的話,樹堡也會被烈火焚盡。現在,經過一次冰能的洗禮,以坡道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呈現出大片的冰蝕後的空白地帶,待下次羌人攻襲時,就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火能禁器進行殺戮。
羌人的攻擊手段是無力的,楚認為,就是沒有禁器,隻要有足夠數量的人類守衛,金翅這眾原始形態的攻城戰鬥,都會以失敗告終。從坡道爬近樹堡牆寨時,人已力竭,如何再憑借血肉之軀攻城拔寨呢?!也不是金翅如何想的。
夜襲過後,這裏平靜下來,偶有斥候接近樹堡附近潛藏探尋,楚隻簡單監視一二,並太加理會,偶爾遣觸手襲擾驅逐一番。
楚有信心把金翅拖在這裏,直至汲取完畢“傳承”的所有訊息內容,但這海量傳承似乎無窮盡一般,依舊源源不斷,洶湧的信息流形成信息繭坦然居於楚的意識中。閑來時,楚探查各個信息繭,從中解讀一些訊息內容,發現許多的繭分門別類儲存著磐族的知識,隻是略略瀏覽一絲,楚就對世界的認知全麵一些,受益良多。
兩天後,又來了一群羌人,數量約有三千餘,其中混有老弱婦孺,他們進入山腳荒村後,原先駐紮的羌人便離開,又在崆峒山東、南、西三個方向駐紮,並開始伐木修建營寨。顯然,這部羌人準備困守圍殺崆峒山。而之後來的羌人部族,明顯是遷徙而來,或許,北方發生了一些變化,使得他們離開家鄉,向南流浪。“那麼,北方的變故促成了金翅的詭計!”楚暗暗盤算:“豹人、妖獸南下也應該是一種遷徙活動,冬長夏短,一年二季……莫非北方氣候驟變,不適他們生存繁衍……”
羌人與崆峒山用沉默對峙,天氣也越來越暖,於是,羌人開始了狩獵和種植活動。這使得楚分為的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