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產業聯盟構建的淮安市鹽化工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研究
管理創新
作者:劉林舟 劉洪昌 武博
摘要:構建產業聯盟是淮安鹽化工產業未來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取向,高技術創新人才是鹽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強力支撐。文章闡述了產業聯盟構建和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的相關理論基礎,分析了鹽化工企業高技術創新人才現狀和問題,探索了鹽化工產業聯盟構建中的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的基本路徑,設計了產業聯盟構建及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三階段戰略框架,提出了基於產業聯盟構建的鹽化工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的建議。
關鍵詞:鹽化工;產業聯盟構建;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
一、 產業聯盟構建與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相關理論基礎
1. 產業聯盟的內涵。產業聯盟是指基於某一產業的技術研發、技術產業化、市場拓展等成員的共同目標,通過適當的組織形式和運作製度,多家具有相同或類似產業背景的企業聯合起來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組織形式。李學勇在全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產業聯盟是技術創新實踐中湧現的新型組織形式,作為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一個重要載體,可以增強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促進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推動產學研在戰略層麵的緊密合作,促進創新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根據國家六部委關於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指導意見,產業聯盟是多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產學研官介等主體,將各自的資源(人、財、物、市場、技術、信息等)整合在一起,通過資源共享,開展合作,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
2. 產業聯盟構建三要素。一般地說,產業聯盟構建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共同的創新理念。在以往單個企業搞技術創新時,大多主要考慮短期的獲利問題,即認為能夠給企業帶來最大獲利的新技術新產品就是最值得開發的。而構建產業聯盟僅有這種理念是不夠的。共同的技術創新理念,是長期良好合作的重要保證。二是R&D信息的交流。產業聯盟是各合作夥伴相互緊密聯係的研發整體,隻有交流R&D信息,才能將各合作企業研發潛力發揮出來,才能綜合利用研發資源優勢,才能增強產業聯盟整體研發力量和水平。三是技術人才的共享。產業聯盟構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技術創新人才。為了完成那些高精尖技術產品的創新,單靠個別企業的科技人才往往是遠遠不夠的,產業聯盟的優勢正在於各合作夥伴協同作戰,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成為必然。
3. 高技術創新人才的概念。所謂高技術創新人才一般是指在高新技術領域,從事技術創新活動,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素質,具有發現新技術、新工序、新工藝和新產品的能力,具有承擔技術創新項目並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並開發成市場需要的新產品的能力,行業有影響或社會認可的高水平技術人才。高技術創新人才的主體應該是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大多數來自企業,包括專業技術應用領域的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等,包括部分技術型企業家,包括部分專業技師和高級技師,還包括少部分工程技術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工程技術研究專家等。參考專業技術人才勝任力模型,高技術創新人才通常應該具備四個方麵的勝任力:知識水平、研發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
4. 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的實質。所謂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是指通過相應的製度安排,構建靈活的用人機製,在不改變高技術創新人才所屬單位和原有身份的基礎上,使高技術創新人才同時服務於原單位和產業聯盟,其資源由產業聯盟的所有合作企業共同享有。其實質是轉變高技術創新人才使用觀念,增強高技術創新人才使用柔性,放大高技術創新人才使用效率,實現高技術創新人才自由流動,實現人、知識、技術、創新成果等的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實現高技術創新人才能力和智力價值的最大化。本文研究的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是基於產業聯盟構建要求,避開傳統人事製度、分配製度等體製阻礙,使高技術創新人才為產業聯盟合作企業共同所有、共同使用和共同受益的一種新型的用人方式。當前傳統產學研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構建新的、更高層次的產學研模式--產業聯盟更顯重要,而產業聯盟高技術創新人才共享可以緩解企業高技術創新人才匱乏局麵,解決人才結構性矛盾的弊端,從而提高產業聯盟的穩定性、成功率和效率。
二、 淮安鹽化工企業高技術創新人才現狀及問題
1. 鹽化工高技術創新人才占比太小。根據淮安市統計部門統計,全市現有鹽化工規模以上企業193戶,2013年鹽化工產業實現產值543億元,銷售過億元以上企業98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0家,50億元以上企業1家。淮安市現有高技能人才7.29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0.19萬人,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1.47萬人。2002年至2013年省經信委評定的化工、石油專業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84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隻有5人;2010年至2013年市經信委評定的化工、石油專業工程師105人。截至到2013年,人社部門評定的化工技師和化工高級技師分別是120人和5人,其中在企業一線技師僅有17人。由此可見,鹽化工產業的高技術創新人才數量在全市所占的比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