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戰前的火藥味(1 / 2)

為了讓荷蘭人和葡萄牙人支持自己在海峽收稅,傑克這兩天可是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沒辦法了,荷蘭人和葡萄牙倒是同意讓遠征軍收稅,但就是獅子大開口,讓餘天佑無法接受。

最後達成協議,荷蘭船隻和葡萄牙船隻免稅,所收稅費,分給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各2成,餘天佑想了想,也就答應了,隻要有得收就行,至於分給荷蘭和葡萄牙的那部分,早晚得讓他們連本帶利吐出來。

不過,這個時代,來往於海峽的商船,大部分都是荷蘭人的,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馬車夫”,除了荷蘭人就是葡萄牙商船,所以真正能往稅的船隻,並沒有多少。

如果要想向荷蘭商船和葡萄牙商船征稅,此時的大明遠征軍根本做不到,但是,餘天發誓,最多兩年,兩年之後,一定要讓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低下他們高昂的頭。

但不管怎麼說,萬事開頭難,海峽收稅的事,總算是把頭開起了。

從此,大明遠征軍在馬六甲海峽的地位得到了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承認,掛著“明”字大旗的軍艦開始在海峽上遊弋,大明遠征軍的名字開始進入全世界人的視線,我大明人又回來了。

稅收政策宣布之後,最先響應的是華人船隊,當他們得知祖國終於開始介入海峽事務的時候,他們那個激動呀,當天就按規定靠岸交了稅,然後在軍艦的護衛下安全的通過了海峽。

消息傳開,還在觀望的各國商船,紛紛接受了這一稅收製度,以後終於可以安安全全的通過海峽了,再也不怕有海盜搶劫了。

為了照顧淡馬錫的商業,餘天佑下令,所有商船,包括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都必須在淡馬錫海港靠岸登記。

這個年代,東西方貿易主要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壟斷,至於強大的西班牙,他們不走這邊,他們的殖民地主要在美洲,所以除了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船之外,已經剩不下多少船隻了,既然不能收他們的稅,那就用別的方法從他們兜裏掏錢吧。

這個主意的確不錯,淡馬錫人流量頓時巨增,所有的餐飲,住宿場所爆滿,於是餘天佑加緊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商業區,出租門麵,鼓勵各國商人來此開店,但必須到稅務部門登記辦理營業執照,按時納稅,很快,淡馬錫的商業稅收就超過了海峽商船的稅收。

終於有錢了,餘天佑再也不用為發不起軍餉發愁了,雖然錢不多,但足以養活現有的幾千人的軍隊,遠征軍的商船也開始來往於世界各國,所需要的物質也可以光明正大的運進來了,局麵終於是打開了。

大明朝作為東南亞各國的宗主國,事隔200年之後又回來了,那些被列強欺負的小國終於看到了希望,紛紛跑來求見餘天佑,因為他們相信,隻要大明軍隊來了,什麼荷蘭,什麼葡萄牙,那都不在話下。

但別人不清楚,餘天佑自己還不清楚嗎,他這支軍隊哪是什麼大明軍隊,總共就幾千人,還全是海盜改編的,能為他們作什麼主,不被別人滅了就不錯了。

而此時的大明朝早已自身難保,在北疆,明清大軍正集結在山海關外大戰,史稱鬆錦之戰,再過不到1年,明軍將會大敗,山海關外,除寧遠一座孤城之外,將盡歸清人之手。

明朝國內,也是烽煙四起,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開倉放糧,大獲民心,很快就糾集了數萬之眾,已成燎原之勢。

餘天佑深深的明白,自己要想在馬六甲海峽立住腳,進而戰勝這些殖民者,那就必須得依靠當地的武裝力量,不然就會成為無根之木,活不了多久。

在馬六甲海峽附近,稍微有點實力的勢力主要包括室利佛逝、蘇門答臘、八昔、那孤兒、黎代,占碑,米南加保人,北大年等,其中最大的兩股力量,就數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王國和馬來半南部的柔佛王國了。

柔佛王國是馬六甲王國的延續,自建立以來,一方麵不斷地與蘇門答臘島上興起的亞齊王國交戰,另一方麵又繼續與葡萄牙殖民者進行戰爭,這個戰爭曆史上稱為“三角交爭”,大約持續一個世紀,1587年葡萄牙人攻占舊柔佛,王國遷都至巴都沙哇。

亞齊王國是個奇跡,1521年,亞齊擺脫比提爾王國的統治後,發動一連串“聖戰”,以圖趕走葡萄牙殖民者,控製胡椒產地,1547年亞齊對葡萄牙人發動強大進攻,幾乎攻陷馬六甲。

同時,他又不停的攻擊柔佛王國,於1564年進攻柔佛王國,成功的擄走了柔佛蘇丹(國王),並摧毀了柔佛城。

曆史上荷蘭人1641年從葡萄牙人手中搶走馬六甲,就是得到了亞齊人的幫助,在多方勢力的夾擊下,亞齊王國硬是撐到20世紀初,才被荷蘭人滅掉。

現在是1640年5月,葡萄牙國內正在發動驅趕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起義,戰火紛飛,根本無暇他顧。

而此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剛剛召開新議會,引發了內戰,正式開始了資產階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