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環保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1 / 1)

環保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

時文同期聲

作者:鍾聲

據《紐約時報》報道,12月9日,8位美國州長計劃向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請願,要求對“鐵鏽地帶”和阿巴拉契亞地區的9個州強製采用更為嚴格的空氣汙染管理標準。因為這9個州縱容姑息使用煤炭的火力發電廠、工廠排放粉塵和煙霧,嚴重影響了其他州的空氣清潔。

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媒體上,類似的環保事件仍然是民眾最為關注的新聞,即使這些國家通過多年的治理,已經有了相對較好的環境。歐盟近日出台更嚴格的汽車碳排放量標準,就是一個新例。這些與環境相關的新聞,從另一個側麵揭示了環保這個“行業”的特征。它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萬年工程”。擁有並保持一個良好的環境,需要嚴格而持久的監督,更需要不停頓的進步。

倫敦、洛杉磯這樣一些西方大都市戰勝霧霾的故事,已經成為世界環保史上的經典篇章。從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導致數千人死亡,到1980年倫敦每年的霧天下降到5天,英國人經過了長達30多年的艱苦奮鬥。即使到今天,倫敦人已經可以享受到美好的藍天,這樣的奮鬥仍未停止。最近的消息稱,英國將再次修改《清潔空氣法案》,提升相關標準,促使相關產業持續進步。

發達國家的環保工程建設,大體上都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步的,其間經過了技術的不斷提升、標準的不斷嚴苛、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最終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果。但這個成果也隻能是相對的,仍然不是完美的,環保工程可能根本就沒有完美。

對於仍然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采取必要措施盡快提升環保水平的關鍵在於,在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人廣泛關注的輿論大氛圍下,環保必須實現與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改善同步進行,而且還要盡力做到跨越式提升。

偏遠山區的民眾可以因為手機的運用而縮短與信息時代的差距,環保的差距卻沒有那麼容易拉近。環保需要一個整體的目標,同時也要使其真正融入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個層麵的發展動力之中,使環境標準演化成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工廠、學校和機構在這個大社會中生活和運行的“基本準則”。

另一個考驗是,環保工作的持久性需要長期艱苦細致和耐心的工作,需要各個部門對任何一個有可能的汙染之源保持高度的警惕,需要整個社會有對每一棵樹木、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大山和每一片藍天的關愛之情。

環保不可能一步到位,這是因為環保工作的“位”是動態的,是在不斷提升的。環保隻能是不懈地追求,今天的到位並不意味著明天的達標。

環保的進步,需要培育一種一代一代人能夠堅守下去的精神。環保隻有融入發展的基本理念之中,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隻有滲透在一個民族的血液之中,人們的生活環境才能夠持續不斷地改善。

環保隻有更好,沒有最好。

(選自《人民日報》2013年12月12日)

[鑒賞評價]

本文先介紹了發達國家的環保工作,從近代說到現代;然後從對發達國家環保工作的介紹到對發展中國家環保工作的介紹,進而對當前環保工作提出了要求。文章層次清晰,線索明確,讓人一目了然。

[思考探究]

1.請結合文本,談談我們在環保工作中應從哪些方麵入手。

2.談談生活中我們可做的環保工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