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園之園——圓明園3(3 / 3)

這裏地勢平衍,園囿寬敞,是清朝曆代皇帝宴請外藩使節及王公大臣觀看遊藝節目、欣賞火戲煙花和訓練圓明園衛戍的地方。

山高水長主體建築為一座卷棚歇山樓,外簷懸掛乾隆禦書的“山高水長”匾額。

山高水長的西麵設有供騎射比賽用的馬道,清朝皇帝會定期在這裏觀看八旗比賽,表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滿族的民族特點,不要忘記先祖們是從馬背上打下的天下。

這裏還是清朝皇帝設武帳宴的地方。武帳宴俗稱“大蒙古包宴”,開始於雍正時期,到乾隆時已達全盛,每年正月十三前都要舉辦一次,宴請者主要是蒙古王公和外國的使節等。

到元宵節,山高水長還要舉行盛大的“火戲”,也就是放煙火。同時還有善撲營表演撩跤,健銳營表演槍技,另外還有回部表演銅繩技,同時還演奏蒙古、朝鮮等民族的樂曲。在山高水長南部,還建有存放武帳宴及放煙火的13所。

山高水長“土牆”詩碑原在圓明園山高水長樓的西北部,碑兩側分別刻有乾隆丁未仲春禦筆“土牆”詩和“種鬆”詩。

詩碑由碑身和碑座兩石組成,寬2.27米,通高1.1米,碑身四周有遊龍裝飾,整她石碑完好,字跡和紋樣都很清晰。

鴻慈永祜又稱安佑宮,位於圓明園西北隅,是依照景山壽皇殿修建的一組大型皇家祖祠,為園內規格最高的建築,重簷歇山頂,九楹。所有殿宇均覆黃琉璃瓦,用紅牆圍築起來。整組建築氣勢磅礴,莊嚴肅穆。

安佑宮坐北朝南,門外立有三門琉璃火焰牌樓一座,牌樓上有乾隆禦書的銅鍍金字匾“鴻慈永詁”,火焰牌樓東西兩邊各立有兩座高8米的華表。

安佑宮的華表為漢白玉石雕,上麵刻著蟠龍雲氣,甚為精巧,柱圍3.16米,通高約8米,下為八方形的須彌座,座高1.24米。

過琉璃火焰牌樓是致孚殿,致孚殿是清朝各帝祭祖更衣的地方。致孚殿北有3座三孔石橋,過石橋後為3座牌樓環抱。

三座牌樓北為一座琉璃券門,券門前東西各置有石麒麟一對。過琉璃券門便到了安佑宮的正門安佑門,門外簷上懸掛有乾隆禦書的“安佑門”3字匾額。宮門外東西各建有一座井亭,宮門內還建有焚帛爐。

在安佑門內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重簷八方亭,亭內矗有乾隆禦筆的滿、漢雙語《安佑宮碑文》,兩座碑亭中間便是正殿安佑宮。

安佑宮的四周還圍以漢白玉欄杆,殿前設有8座大銅缸、4座銅爐、一對銅鹿和一對銅鶴。

殿內供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和道光五代皇帝的畫像,殿內陳設有祭祀用的樂器一套。每年上元、中元、清明、先祖生辰和忌日皇帝都必須來此進行祭拜。

清朝皇帝每次在安佑宮祭祖,都是聲勢浩大,上百名太監和宮女幾乎要忙上整整一個月。

在安佑宮門前還有一對石麒麟,麒麟高1.74米,另有0.98米高的須彌座。石料堅實,刻工細膩,體態逼真,線條紋樣流暢清晰,十分難得。

後來,乾隆皇帝用7年時間相繼完成了圓明園的四十景,並命沈源和唐岱等人繪製了四十景圖,均以四字命名,並為其饌寫了圖詠,由汪由敦書寫。

到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時期,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圓明園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對我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一代名園圓明園被毀了。

[旁注]

鳳凰 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與龍同為漢族民族圖騰。鳳凰與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總稱為鳳凰,常用來象征祥瑞。

《嶽陽樓記》 一篇為重修嶽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而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

榭 我國園林建築中依水架起的觀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榭四麵敞開,平麵形式比較自由,常和廊、台組合在一起。多建於水邊或者花畔,借以成景,一般開敞或設窗扇,以供人們遊憩和眺望,水榭則主要三麵臨水。

煙花 又稱煙火、焰火,在我國發明較早,主要用於軍事上,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而近代以來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動裏施放煙花的活動則為除夕跨的年活動。

八旗 清太祖努爾哈赤於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為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清明 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我國傳統節日。

[閱讀鏈接]

圓明園的四十景為: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彙芳書院、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台、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曲院風荷和洞天深處,這些都是根據古人的詩情畫意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