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自學成才(2 / 2)

《陰符藏經》開篇時一首詩,總共四句:神龍負圖出洛水,彩鳳銜書碧雲裏。八神若遇開休生,陰陽順逆要精通。按胖子的解釋,這是古人寫書的慣用套路,先寫首詩吹吹牛逼,打個廣告,順便調動一下讀者的情緒。

我也懶得理他,接著往下看,這越看越心驚,我擦,這本書真是個好東西啊。

《陰符藏經》第一冊主要講得是符咒法術。記得上警校時,因為居心不良,經常逃課邀請心儀的女生去鐳射廳看鬼片,每每鬼出現時,女生便會心照不宣的往我懷裏鑽,心猿意馬中,還是記住了英叔(林正英)身穿道袍、口念咒語做法的一些瀟灑橋段。

可是,在看了《陰符藏經》的講解後,我才明白,合著咒語與咒術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咒術指的是施咒的技藝、技術、方法,而咒術則包括咒語、儀式和法物三大要素,咒語隻是咒術的要素之一而已。、

不過,《陰符藏經》也特別提到,無論是在道教還是在毛南黑白巫術中,咒語都被認為具有神力、魔力和法力,是一種十分強大的能量。同時,配合符咒法術發揮巨大能量的,就是符篆。

按我們查《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符篆是道教認為可用來“驅使鬼神、祭禱和治病”的“天上神的文字”。可據《陰符藏經》的介紹,符與篆是兩碼事,符的內容主要是祈禳(祈福和禳災)之詞,篆的內容主要是鬼神之名及形貌。

換言之,符主要被道士巫師等用來作“驅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等的秘密文書,而篆則主要是道士的登真篆,也就是道士的名冊,是道士個人修身立業,遷升道職的資格證。所以,篆雖也具有符那樣的防災除疾等作用,但這種作用隻為自己不為他人。

我和胖子越看越來勁兒,我擦,這簡直就是一部宣傳封建迷信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啊。

按照《陰符藏經》的描述,符篆的發明者是牛逼哄哄的張道陵祖師爺,但他老人家的靈感是以薩滿教咒術為基礎,並在吸收了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巴、氐等民族的某些符咒術及儀式而發展起來的。所以,符篆上那些畫法就不是文字,而是來源於是蠻夷部族的原始文字符號。

“你妹啊,我說咋看那些道士畫符跟鳥拉的巴巴似的呢。”胖子一副大徹大悟的表情。

我們接著往後翻,與翻譯成簡化字的語句一對照,才知道那些曲裏拐彎、跟雞腸子似的圖片都是各種符的畫法。我倆迫不及待的往下看,更是歎為觀止:

《陰符藏經》中提到的符咒分筆咒、水咒、硯咒、墨咒、朱砂咒等很多種,主要用筆墨、朱砂、黃紙等用品。畫符時講究存思運氣,一鼓作氣畫出所要畫之符,中間不可有任何間斷停頓。畫符時要吹氣於符中,同時還要一邊畫一邊用嘴輕輕念咒。此外,不握筆之左手要作出書符時必用的日君訣、月君訣、天綱訣等手勢。據說是取日、月陰陽真氣,引氣入符,借神靈助威,驅邪伏鬼,增加符的靈驗性。用天綱訣,也在於用此指法指揮鬼神,畫符時借天綱指取綱氣引入符內。

畫符完成後,還要將筆尖朝上,筆頭朝下,以全身之精力貫注於筆頭,用筆頭撞符紙三次,然後用金剛劍指敕符,敕時手指用力,表現出一種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嚴感,最後將已畫好的符紙,提起繞過爐煙三次,如此這般,畫符儀式才算完畢。

這還不算完,《陰符藏經》裏除了用筆將朱砂水或墨汁畫於木板、石塊、磚、紙、布或絹絲上的常規畫符方法外,還有更吊詭的幾種特殊的畫符法,如用舌尖畫符、用手指憑空虛寫虛畫、用銅劍、師刀、令牌憑空虛寫虛畫等等。

《陰符藏經》還特別提到,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這四天不可亂畫符,否則不但不靈驗,而且還有害。

再往後翻,就是具體如金刀利剪符咒、天羅地網符咒、銅楠杆鐵桶杆符咒、剪飛刀符咒、五雷油池火符咒、鐵圍城符咒等具體符咒的畫法及所需念誦的咒語,把我和胖子看得是雲山霧罩,迷個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