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登死士!(2 / 2)

“就算我們擠出大軍前去支援主公和少將軍,恐怕已經晚了。現在少將軍應該已經趕到並州,那些南匈奴是沒有膽子在發動進攻的。而主公哪裏,雖然大戰一直膠著,但是最後獲得勝利的一定是主公。”

“誰說我們在這裏什麼都不能做?”審配眼睛一轉,“我們不是牽住了李儒和曹操嗎?能夠不讓他們兩個插手,我們也算大功一件!而且我們現在在這裏僵持著,耗費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時間,還有曹操和李儒的時間。現在西涼在董卓死後,大權落到了馬騰和韓遂手中。而西涼老家一失,李儒就等於被斷了後路。而曹操雖然現在鋒芒強勁,但是他畢竟新得兗州,糧草什麼肯定不是很充足,等到主公將矛頭轉向他的時候,他就會變得不堪一擊。”

“所以現在我們隻要呆在這裏,死死的纏住曹操和李儒,就是我們為主公做了一件大事!”審配哈哈一笑。

在袁譚趕往並州救援上黨之後,袁紹終於狠下心來專心對付公孫瓚,想要將他徹底趕出北方。

“奉孝,你說我們大軍埋伏在龍湊城外三十裏,然後由部分人馬假裝大軍遷移出青州,然後等到公孫瓚的大軍一出,便大軍齊上,不論出戰的是不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全都把他們留下如何?”袁紹苦思半晌後急忙道。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實在難以埋伏,他的這支騎兵部隊也確實很了不起,在郭嘉獻計誘公孫瓚出城埋伏之後,公孫瓚也確實上當帶眾殺了出來,但是在袁紹的誘餌剛剛把公孫瓚帶到大軍埋伏之地之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便早早的有所發覺,埋伏多時的數萬大軍也沒能將公孫瓚的幾千人留下,隻能任憑他們揚長而去,而數萬大軍辛辛苦苦準備數日的行動也隨之泡湯。

“現在到底南匈奴的大軍是否攻下上黨還是未知數,雖然少將軍已經帶人援助並州。如果南匈奴的目標不是並州而是為了攪亂我們的陣腳那就麻煩了,我們的數萬大軍跟公孫瓚拚完之後,冀州恐怕就將遭受南匈奴的馬蹄!在並州尚未安定之際,大軍一定不能折損嚴重。”郭嘉語氣很強硬,用毋庸置疑的口氣對袁紹說道。

聽了郭嘉的勸告之後,袁紹仔細沉思了片刻之後緩緩點頭,“軍師所言很對,但是我們如何才能重創公孫瓚呢?我們已經在青州拖了半年多,再拖下去,恐怕士兵們就毫無士氣了。”

郭嘉無以言對。袁紹說的是事實,經過半年多的大戰,兩軍全都是僵持之勢,這讓一直訓練有素的冀州大軍士氣也在所難免的出現了低落。

沉默了許久之後,郭嘉鏗鏘頓挫的聲音再次響起,“有了,主公還記不記得少將軍他是如何拿下並州第一座城池的?我們也可以這樣做!”

話音剛落,一直在袁紹營中從未開口的麴義眼睛亮了起來,作為掌握冀州最為精銳的先登死士的他一直沒有出現在戰場之中,這讓一直有心立功的他不禁有些無奈。三千的先登死士個個絕對不會弱於高順的陷陣營士兵,甚至在配合上麵更勝一籌。這是袁紹最早掌權的時候仿造家族裏的暗線打造出來的一支鐵血之師,隻不過一直冰封刀刃等待著時機。一旦機會來到,三千先登死士絕對不會心慈手軟,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難道是要麴義將軍帶隊埋伏公孫瓚?”袁紹臉上的表情一滯,“這恐怕不行!麴義將軍的手下隻有三千人,而公孫瓚光白馬義從就是六千之眾,麴義的那些兵馬也就是公孫瓚白馬義從的一半。而且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可不是那些黃巾,不可能在麴義將軍第一波來襲的時候就潰敗的。”

郭嘉還未解釋,麴義就已經下了保證,“主公,就給我一次機會吧!如果一戰不能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擊潰,我願提頭來見您!”自從先登死士建營之後,從來沒有與敵人幹過一場,這讓頂著冀州第三號戰將帽子的麴義有些掛不住。

先登死士是袁紹耗費偌大的力氣才組建起來的,其中付出的心血實在不少,見識過暗線諸多好處的袁紹自然不願意將實力堪比暗線的先登死士消耗在人命如草芥的戰場上。但是此刻的袁紹已經別無他法,青州戰場的局麵一直打不開,自己隻能讓這支寶貝似地隊伍出戰。如果在藏下去的話,恐怕這些先登死士都會不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