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眼睛一轉也不轉的盯著碧綠色的池子看,好像整個人都定格在當場一般,如同雕塑在微風中紋絲不動。
忽然有一位身著家丁打扮的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王允身後,一點也沒有想要喚醒王允的意思。
又過了好一陣子,王允好像因為站的時間太長了,腿腳有些酸麻,轉身看到了身後的來人。他對來人一笑,徑直走進涼亭之內坐下了。
那人毫不猶豫的跟在王允身後走了進去。王允剛剛坐下,來人終於開口了,喉嚨發出金屬摩擦般沙啞難聽的聲音道:“司徒,董卓隻剩下二十天左右的時間了,您的計劃應該就快成功了!現在李儒跟呂布的間隙已經大到無法愈合,剛剛牛輔就將自己門前的呂布密探殺了幾個,頗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好啊,就怕他們不動手。”對於已經並無太多的時日的王允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王允已經五十多歲的年紀了,這在朝堂之上絕對是高齡!袁逢就是這在五十多歲的時候老去的,因為朝堂之人操勞過多,能夠上60歲年紀而不退休的人簡直就是國寶級人才。王允自幼操勞無比,幼年就將王家的大梁挑了起來。可是現在身體也已經每況愈下,每天幾乎都在閉目養神中度過,可是越老越精,吉平所設的局都是王允從頭到尾想出的。
已經很老了的王允自然也要為自己的家族牟取利益。董卓對於王允的家業早有謀取之心,現在自己健在,董卓為了朝廷的麵子不會對王家出手,可是假如王允身死,王家現在又沒有人能夠頂上,如此家世就成了眾人眼中的一塊肥肉。
董卓以及他麾下的西涼軍士都是豺狼,肯定不會放過王家的。那時候王家就算不被董卓滅掉也絕對會元氣大傷的。
而且此舉還對漢獻帝有利,計劃成功以後,董卓以及西涼軍主力將會內亂而損耗,其他有心為國的諸侯一定能夠將漢獻帝救出。那樣漢獻帝一定會記住自己,記住王家。就算子自己去了,也會對王家照顧一二。而且利用營救漢獻帝的幌子,董承和吉平這些忠於大漢的忠臣也會全力的幫助自己。
為了自己的家族,也為了漢獻帝王允隻能拚了。
王允出神的在想自己沒了以後,王家到底交給誰?王燁嗎?他已經習慣了當一個大掌櫃,渾身充滿了商人之氣,不適合混跡官場。王詡嗎?他雖然表現的很優秀,可是他今年才18歲,比袁譚還要小上一點,真要把家交給他恐怕這兩兄弟也要如同李儒呂布般爭奪了。難道要交給我的族弟?家事才是最難處理的啊!王允心裏不住的歎氣。
真羨慕袁逢那個老家夥,王允深深的歎了口氣:“老朋友,雖然你走的比我早,可是你比我要幸運的多!你沒有體會到我這一種絕望的感覺,我也沒有你那麼優秀的接班人。以前在朝堂之上,你壓我一頭身子在我前麵。辦事時,你行事老練,也處處壓我一頭。如今你在繼承家業這方麵還要壓我一頭。看來你確實比我運氣好啊!”
他語氣淡淡的,好像在於袁逢交談一般:“你不要得意,我雖然處處輸給了你,但是我在名聲上一定會壓你一頭!這史書上對於我的讚美一定比你多!”
身後的那人好像沒有聽到一般,一直愣愣的待在原地,好像學著王允一樣化身為雕塑。
王允咳嗽了一下輕聲道:“子俠,李儒和呂布他們都有什麼動靜?”
“呂布和李儒他們仍是整日待在府上,可是這些天西涼軍各處的守衛突然嚴了起來,現在呂布和李儒他們是各自清掃門前的密探,這一步估計隻是試探。下一步恐怕就是大戰的開始了!”王越冷漠說道,好像整個大漢亂了起來也與自己無關一樣。
“你做的很好,你去休息兩天吧。這兩天不要再出去打探些什麼了,省的暴露了自己。”王允叮囑說道。
可是王越根本不曬王允,也不答話,徑直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子俠,看來你不會帶給王家富貴。以你的性格肯定不適合混跡官場,你很配的上你那個俠字,空有一身武藝,卻隻適合隻身獨創天涯。”王允望著王越的背影歎息道,“王家真的後繼無人了嗎?不會,隻要將陛下送出長安,那麼我們王家就有助龍之功,一定能夠昌盛下去!”
王允的心思跟袁逢一樣,都是以家族為重,不過袁逢的運氣比王允要好上很多,而袁逢最幸運的是有了袁譚這個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