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首語(1 / 1)

卷首語

卷首語

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丘吉爾晚年訪問美國時曾對記者說:沒有繪畫我就活不下去。當時覺得這位兩度任英國首相的政治家有點矯情,堂堂的國家首腦有點業餘愛好這很正常,但一個日理萬機的人生命的充實和飽滿非常人可比,哪至於沒有繪畫就活不下去呢?

後來,讀到了丘吉爾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我與繪畫的緣分》,知道這位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年逾四十才開始提起畫筆,他是帶著真心和激情投身到顏料、調色板和畫布的新奇中去的。繪畫讓他既緩解了由於工作高壓帶來的煩惱和神經過度緊張;又讓他踏上了一條與自己以往的政治生涯絕然不同的,奇異而又大開眼界的體驗之旅。丘吉爾並不奢望自己能夠畫出傳世之作,他隻是在顏料和畫布上其樂融融。他用自己的親身感悟告訴我們:繪畫是那樣的惠而不費,特立獨行;走進去,那裏有一個色彩斑斕的花園在等待著你,每個平凡的景色和事物,都能通過你的畫筆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興味。

丘吉爾對繪畫的解讀,讓我對非畫家的書畫有了一種好奇,尤其對中國文壇的作家們近年來興起和走熱的文人字畫有了一種親近和探究的欲望。我不僅想了解文人字畫的前世今生,我更想知道文人字畫背後的精彩故事;我不僅想嚐試搭建一個展示當代文人書畫的繁華、氣質與精妙的平台,我更渴望與作家朋友們一起來探討當代文人字畫背後的人文成因,推動其從自娛自樂走向公眾表達,並最終成為當代文化藝術中一道亮麗的新景觀。

鑒於此,我們將於春光明媚的五月,在西子湖畔的江南文學會館舉辦人文雅集“江南蘭亭繪”——荊歌書畫展。“蘭亭繪”的主元素是著名作家荊歌的幾十幅人文書畫,與其相呼應的是莫言、賈平凹、何立偉、李杭育、楊葵、艾偉、馬敘等著名作家的祝賀書畫,它們將構成一個文氣充溢的世界。“蘭亭繪”以書畫傳情,借美文美圖與公眾進行認知互動,拓展人文想象空間,表達美麗向好的生活態度,向大眾展現作家們對真善美的永恒追索。

同時,讀者也能從這一期《江南》雜誌的封二封三上,領略荊歌書畫中呈現的“中國趣味、江南心性”;一睹文人字畫骨髓裏滲透出來的那種不被一切觀念所束縛,向著存在徹底敞開自己的風骨與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