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敏銳的耳朵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不讓買賣文書”,意味著藏經洞裏還有古物,政府沒有全部運走!看來這次也會有些收獲。但他不急於求成,重新回到前麵的話題。
“唉!上次,我路過米蘭——就是鄯善古都,發現大量美麗壁畫,是羅馬人畫的。我想要剝離下來帶走,但因要急著趕往敦煌而作罷。回去時,那幅珍貴的壁畫已經被別的探險隊剝走了……”
王圓籙對他的憂傷不理解:“壁畫有什麼好?佛窟裏很多,你有能力,全部剝走,反正我要塗掉。”
“你這樣做,中國政府不幹涉?”
“這是下寺,由我管。”
斯坦因惆悵地望著空蕩蕩的底座,說:“我何嚐不想搬走呢。”
接著參觀各種的建築:房舍、廟堂、塑像、磚窟、牛馬廄和一座種植花果樹的果園。這些是斯坦因離開後七年內發生的變化。到新建的經堂,王圓籙拿出《功德薄》,說:“你看,銀子沒亂花一兩,全在帳上記著呢,你要不要查一下?”
“不用了。”
“我為恢複佛窟的繁榮盡心思。但是,你的功德更大,我隻不過跑腿。現在,河上的古漢橋遲遲開不了工,唉,沒有銀子哪。”
“我還可以提供援助。”
“那太好了!”說著,王圓籙從衣衫中取出另一本《功德簿》,滿臉堆笑。
斯坦因不馬上就接,問:“據說中國政府已經查封了藏經洞,裏麵是不是空了?”
“沒有,磚牆是我砌的,封條是我貼的!士兵太懶了,沒搬完就走了,剩下的卷子讓我轉移到別處,你想不想看?”
“我希望先對藏經洞頂禮膜拜,你敢撕開封條嗎?”
“怕什麼?皇帝沒了,現在的官員也不太管。”
進到藏經洞,斯坦因傷感地看到,七年前還滿滿當當的洞窟,現在已經空多了!
之後,他們到另一處秘密洞窟。
王圓籙從後麵喊:“大人,按照慣例,捐獻的銀子全部要寫在上麵。”
斯坦因回過頭,接過《功德簿》,填寫。
王圓籙感激地說:“你盡管挑,全部拿去都成。都怪當年我糊塗,應該把所有的經卷都給你,留下一些,反而帶來災難。那個法國人不講信用,不守秘密,拿經卷給皇上看,結果,皇上派人來查抄,還要我出運費,真後悔呀。官員、百姓,光知道要、搶、偷,沒幾個肯出錢。”
斯坦因從淩亂的文書堆裏挑出六百多卷。王圓籙和啞巴畫匠一同搬運、捆綁。
探險隊出發那天,朵缽送來一袋鍋盔。
王圓籙說:“這是我晚上烙的,能保存半月而不發黴。我化緣時就常在無人區吃這個。”
斯坦因緊緊地拉住他的手,說:“我想,恐怕以後我們再沒有見麵機會了。”
“是哩,我們都老了。說不定,下次你來時,隻能在墳邊看望我了。”
“我相信你的靈魂會進天堂。”
“那是你們外國人的地方,我去了,聽不懂說話,還不急死?”
隊伍走進戈壁灘。王圓籙流著眼淚,一直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
經過安西,斯坦因考察一些烽燧,然後前往黑城。
1905年、1908年,葛滋雇用西海駝隊兩次到黑城進行挖掘。這些年,葛滋不斷地向六千大地衝擊,後來,在乞顏幫助下,把目標瞄準黑城。俄國旅行家波塔寧、地質學家奧布魯切夫曾經在19世紀末到中國西部尋找黑城,但是向導要麼沉默,要麼把他們引向歧路。葛滋則與乞顏一起去找到當地很有影響力的蒙古王爺巴登紮薩克。
開始,蒙古王爺說這裏根本沒有路通往黑城,而且這座城市被深深地埋進深沙裏,找不到。他知道乞顏的名字後,問:“你不是擁有黑城藏寶圖嗎?”
“我曾經擁有過,”乞顏說,“但是,有一次遇險,差點丟掉性命。羊皮圖掉進了冰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