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浪子回家彩虹1(2 / 3)

這些古印度佉盧文木犢標本絕對不可能是造假,即便是造假,也是高手,並且還得有原版,與阿克亨不可同日而語。考古方麵非常敏感的斯坦因認為,如果佉盧文木犢真是尼雅附近古城發現,那麼,這座古城的價值一定不比丹丹烏裏克差。

“這些木犢從什麼地方得到?”

“我打聽到了,是尼雅尋寶人拉欣從北麵沙漠古城裏撿來的。”

“走,馬上去找他。”

兩天後,斯坦因就坐在拉欣對麵。

拉欣坦誠厚道,像尼雅城裏唯一的巨大古陶那樣實在。

斯坦因打消疑慮,勸說他帶探險隊去發現佉盧文木犢的古城。

拉欣要為過過年做準備,不想進到沙漠裏招惹魔鬼,那樣,會給明年帶來黴氣。

“聽說您很不尋常,曾經給梵歌、鮑爾和普爾熱帶過路,是嗎?”

“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年輕,膽子大。”

“梵歌和鮑爾說你很講意氣,是個信得過的誠實人。”

“洋老爺現在在哪裏?”

“梵歌已經去世了,鮑爾還在英國。”

“……什麼?可能嗎?他那麼年輕……”

“搞我們這行的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與年齡和身體狀況沒有關係。”

“唉……”拉欣沉思一會,說:“好吧,我答應帶路。”

探險隊很快出發。行進三天,抵達古城。

他們沿著一條幹涸小河床,穿過一片矮樹叢,就看到從沙子裏伸出斜刺在空中的木柱和厚蘆葦圈成的籬笆,裏麵有幹枯的果樹和兩間與丹丹烏裏克相似的房子,不過,更龐大、精巧、牢固,有古老希臘—印度式樣雕刻,沙地上到處散落著碎陶片。他斷定這座規模很大的城市,極有可能——如果玄奘的記載沒有錯誤的話——就是古代精絕國都城、消失1600多年的尼雅古城遺址。

興奮之餘,斯坦因還是心存狐疑:這裏距尼雅那麼近,可是,為什麼城裏不像和闐那樣到處充斥文物而隻有一個古陶?那座著名的城市會這麼輕而易舉地出世?拉欣忠誠老實的背後是否也隱藏著比阿克亨更狡猾的奸詐?有時候,他真無法把握這些“與魔鬼打交道的人”。

東方學泰鬥比勒被文盲阿克亨所騙看來成為定局勢。作為比勒最看重的學生,他可不想讓拉欣欺騙,在競爭激烈的東方學界留下笑柄……

度過一個不眠之夜,斯坦因叫拉欣帶他們去發現佉盧文木犢的地方。

走出不遠,在路上就撿到一些拉欣去年丟下的佉盧文木犢。木犢上蓋著層薄薄的沙子,未被曬壞。接著,斯坦因讓雇工對拉欣指定的一個建築物開始清理。不久,佉盧文木犢出現。

共收集到一百多枚。

斯坦因裹著皮衣,蹲在塵土籠罩的工地旁,迫不及待,開始研究。他用凍僵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抹去表麵沙土,很快就弄清其特征。木犢呈楔形,原先每兩塊捆在一起,字寫在裏麵,外部有一下陷的凹形槽,鈐一封泥印。凹形槽旁邊有簡單紀錄文字。字跡大多都很清晰,如同剛剛寫上去。顯然,這是保密性極強的私人信件或官方文件。

第一天就有這麼多收獲,大出預料。他精心造冊登記,編號,包裝。

以後,在凜冽漠風中,佉盧文木犢越來越多,不能指望亞孜在研究上幫什麼忙,於是就廢寢忘食地工作。而佉盧文中某些不肯定成分和草寫體增加辨認難度,遠遠超出早年對佉盧文碑研究的困難。但是,仍然一絲不苟地辨認,初步判定這種語言是印度西北部早期流行的俗語。

幾天後,他就掌握文書基本程式和內容:“大王陛下赦書”。這是曆史研究中意想不到的新資料,而在印度,因缺少資料而處於迷霧中。

建築物側麵有一小廳,由此通向一間大屋,屋內三麵都有灰質平台,上麵發現六十枚木犢緊靠著壘在一起,卻不見一卷文書。當年,大概中國發明的紙還沒傳到來,而西域沒有棕櫚葉,也不生產樺樹皮那樣的書寫原料,隻能使用木犢,那麼,它們最遲也在公元105年前就存在。那時,凱撒大帝正在地中海的蔚藍色詩意中繪製帝國藍圖,希臘文字也剛剛從印度河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