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浪子回家關於花園的回想2(3 / 3)

又一座建築被挖出來。發白的蘋果樹、杏樹證明這裏曾經是果園。主人也許曾帶著孩子在這裏聽人講述玄奘的傳奇故事,或者,一對少年男女把這棵樹作為約會地點……總之,這裏蘊涵太多秘密,後人能夠破譯的,隻是沙海一粒!佛教經義裏說:‘一朵花裏看天堂,一滴水裏看世界,’現在,麵對這凝固時空,真有類似感覺。

斯坦因第一次體會到佛教的博大精深。

雇工從鬆散的沙土中挖出幾個寫有婆羅謎字樣的小紙片。

他最想找到的還是文書,於是,宣布:第一個發現文書的人獎勵白銀。

一小時後,就有雇工激動地喊:“卡特(突厥語,文件)!”

這份手稿為一張橢圓形古老紙片,上麵有六行精美婆羅謎文中笈多寫體文字。這是手寫文稿中的一張單頁。文稿可以多頁疊在一起,打上孔,然後用線串起來。

激烈競爭中,婆羅謎抄本和其他幾頁書陸續被挖出來。內容都是梵文經典。這種草寫體斯坦因在恩師比勒藏品裏見過。吐爾迪說他曾經撿到過類文書,以低廉價格賣給文物販子阿克亨。“和闐兄弟尋寶會”的人被騙去不少這類古書,因為當初他們不知道這些紙張不好的佛經能賣錢。那麼,比勒藏品就是阿克亨賣給馬繼業,然後轉到加爾各答?

斯坦因推測這些古書是底層在不斷被沙子淹沒的過程中從上麵掉落下來,落到有沙土保護的底層越早,保存下來的文書就越多,他滿懷信心地讓雇工繼續清理,不久,更多文書紙頁被發現。這裏應該是一座寺院的藏書庫。他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聖誕前夕,前往昆侖山執行測量任務的辛格回來。

沒有生命的沙丘和充滿死亡氣息的荒涼使他變得沉默寡言。大量出土文書、木板畫也沒使他恢複過來。廚子一直抱怨水質量太差,斯坦因拿出檸檬汁安慰他。

聖誕節這天,又有重大發現。在一所建築屋遺址中,一隻彩繪木碗被發掘出來。從畫的風格推斷該房主人可能是漢人。果然,下午清理出了漢文書:一塊長方形胡楊木片,兩麵都豎寫著漢字。

亞孜考證出文件是主人要求歸還毛驢的《請求書》:主人把毛驢租給兩人,可是,過了十個月,他們不但不歸還,而且連人影子也不見。下麵注明時間是大曆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傍晚,斯坦因返回駐地,打算度過一個寒冷的沙漠聖誕節。

他撿到一枚中國古錢幣,流連忘返,想尋找更多一些。雇工們則朝前走了。

過一會,暮色蒼茫,他開始往回走。走一陣,看不見本來就不算遠的駐地,完全被高聳的沙丘包圍在黑暗中。斯坦因恐懼地大聲叫喊,沒有人回答,他更慌了,如果繼續走,隻能越來越遠地偏離駐地,留在原地等待天亮,夜晚的寒冷會凍死人。這時候沒有誰來救援,他努力鎮定下來,仔細辨認地上的腳印,往回走。上到一個沙丘上,隱約聽見吐爾迪的喊聲。

這是塔可拉瑪幹送給他的聖誕節禮物。

驚魂未定的斯坦因在帳篷裏喝熱茶時,想起在這片沙漠裏死裏逃生的赫定。

“沒有神的指引,最好別在沙漠裏亂,”他心有餘悸地說。

以後幾天,又出土幾塊還願木板畫。

一塊畫的內容正是玄奘記載過的鼠頭神,另一幅畫內容也與玄奘記錄的《蠶絲公主》有關:當時,中國嚴禁蠶種出口,公主將蠶種藏在頭發裏帶到於闐,建立興旺發達的蠶絲業,公主於是被尊為神。而西域蠶種後來也慢慢傳向敘利亞、利比亞等地。還有一塊供養人畫板則是丹丹烏裏克多種文化成分的完美整合,畫中強壯男子體態服飾表明他是波斯人,但卻是佛教人物形象:臉龐長而紅潤,胡子濃密,卷髭與濃黑的眉毛加強其麵部男性特征,這種形象在其他任何莊重佛像中都沒有。頭上是一頂金冠,極像波斯薩珊王朝國王王冠。細腰瘦身是典型的波斯男性美,他穿著一件長及腰下的錦緞外衣,足登高筒黑皮鞋靴,腰懸一柄短彎刀,圍巾由勁部垂下,繞著臀部。

這是中亞地區常見的佛像,出土文書證明,古代於闐人書寫用婆羅謎文,而語言則是屬於伊朗語係的於闐語,這就證明,佛教在傳入中亞過程中吸收了波斯文化成分。

每天都有令人振奮的發現,但時間不允許,他不得不告別丹丹烏裏克。

撤營離開時,斯坦因站在巨大的沙丘上回望幾乎被挖遍的丹丹烏裏克,內心充滿莫名憂傷。這個古代曾經繁華的城市沉寂一千多年後,迎來短暫歡樂,然後,又要陷入無邊無際的孤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