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文/李華彬

一提到埃及,人們會想起金字塔和尼羅河文化。提起威尼斯,人們會記得水城和叫“貢多拉”的船。提到重慶,人們會想起什麼呢?

初到重慶的人,會帶著好奇伸頭張望,那些直插雲霄、層層疊疊的樓,緊實錯落地排列著向後奔去。道路七轉八拐,上山下山,已不知到達了何處。

初到重慶的人,總會急著去吃火鍋,去品嚐那火辣辣、香飄四溢的味道。

初到重慶的人,肯定會等到入夜,慢慢爬上南山的一棵樹,從觀景台上一覽星星點點的華麗夜色。

山城、火鍋、夜景……這恐怕是很多人對重慶最直觀的印象。但如果隻停留在這一層麵上,對重慶的認知隻是表象,於觸摸城市之魂,卻遠遠不夠。

所以,我們選在清晨天蒙蒙亮的時分,去了一趟老街。住在這裏的老人們陸續醒來,在上上下下的青石板路間走了一個來回,然後到老茶館,點一壺春茶,合著幾千年的茶韻,與熟人擺著龍門陣,就是一天的時光。

所以,我們遠赴長江之畔的忠縣,尋找一位名叫範遠萬的老人,他是朽木蟲雕的創始人。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依舊靜坐書桌前,用枯槁的手擺弄一塊塊被他視若珍寶的枯根爛木。

所以,我們勇敢地駕車闖入了群山環繞的下莊村,在懸崖峭壁上觸摸這座古老而神秘的村落留給世人最震撼人心的印記。

所以,我們站在了龍河的岸邊,遠遠眺望掛在山岩上的“神奇密碼”,那是等待時間去破解的千古謎團。

所以,我們還走進了那些散落民間的不知名的“火把劇團”,跟一幫票友看著輪番上演的變臉和藏刀,慢慢哼起《三祭江》的每一段唱詞。

一座城市隻有形神兼備,才能散發出最迷人的韻味。倘若蘇州沒有“逸民適誌,需憑詩酒養疏慵”的曆史文化積澱,僅憑小橋、曲徑、流水,不過是一處處精巧的園林而已,斷不至令人如此陶醉和消魂。

如此看來,因水而興,因山而秀的重慶,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美食、美景、美人,但它們隻能是重慶的“形”,而這座城市的文化、習俗、民風這些深植在重慶表層裏的東西,才是真正的“魂”。它們不顯山露水,隻在老街的盡頭處,隻在群山峭壁上,隻在飄香的茶館裏,隻在餘音繞梁的戲曲清中,靜靜地安放著,等著遠道而來的重慶客們去細細尋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