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妙筆(1 / 1)

鄉宣傳幹事張三是剛從農村招聘上來的,寫得一手好文章。鄉機關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經他的筆加工,都會變成一篇感人的文章,都會見報。他的大名常在報紙上看到,電台裏聽到。

鄉機關裏的頭頭都很瞧得起他。見了麵,免不了熱情地打招呼,記者前記者後的恭維他。他的嘴也甜,見人點頭,一臉真誠的微笑。什麼跑個腿,捎個信,辦件事,他一口答應,包人家滿意。所以,機關裏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歡他,說他靈活,誇他能幹。

張三是個大忙人,各部門有什麼活動都愛請他,他每請必到,不使人失望。盡管這些活動都不重要,他寫出的文章至少在電台上播一播。文章發表得多了,他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書記和鄉長以及副書記、副鄉長,都喜歡帶他去。有時邀他下基層的幹部好幾個,他顯得為難,隻是苦笑,生怕得罪人家。有好心人就提醒他,跟官大的跑,聽官大的話。他權衡得失,就按這辦法,結果奏效,大家沒意見,有意見隻在心裏,恨自己官不大。

春上,長江又發大水,書記鄉長帶了好幾百人到江邊防汛搶險,他緊跟著領導,寫了不少係列新聞,縣報作了專題報道。

水退後,這個鄉受到地縣的表彰,書記鄉長分別受到通報表揚。對此,鄉領導很感謝他。年終把他評為先進工作者。

他的工作更加認真,更加進取向上,對前程更加充滿信心。他的文章是一發而不可收。那是換屆前夕,書記悄悄召見他,請他寫一份個人工作總結,他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洋洋萬言的總結一揮而就,書記看了很滿意,連聲說好。他把那萬言總結一修改,一篇3000字的人物通訊出來了,書記一看很激動地說,成績不是我個人的,是大家的,要宣傳就宣傳大家。正猶豫時,他從書記眼裏看出已默認的神色,就寄給了報社。沒幾天,縣報地報竟在最顯著的版麵上原文登了出來,並配上短評。

後來,書記因政績顯赫,調到縣裏當縣委副書記,鄉長成了書記。幾乎在同時,張三轉正了,並且提拔成了鎮級領導幹部。

這時的張三手頭上有了辦事的人,他的稿件也寫得少了,整天跟在領導後麵,而從此開始,黨報黨刊常見書記、鄉長署名的調研文章。

地縣的領導都認為這個鄉裏的領導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很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