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第一章 趕出學校(1 / 2)

小鎮上的天很高很藍,書店和照相館錯落有致地坐落在鎮中心最顯眼的位置,老幼中青的服裝店雜貨店和自行車修理店整齊散落在寬闊泥馬路的兩側,沿著這條泥馬路盡頭的橋上兩邊搭滿了攤位有賣綠豆冰棍和、雪糕的小賣部,有撐著尼龍雨棚賣水果的小商販,有賣各類漁網的農民,還有等著給人搬貨、拉貨的板車夫。

橋頭左側有一個不大不小外形是長方形的菜市場,橋連接的另一邊是通往縣城的柏油路,這條柏油路後來有個好聽的名字叫x國道,柏油路散發著淡淡的瀝青氣味和清香的三輪車尾氣,路上偶爾幾輛解放牌拖拉機拉著紅磚紅瓦發出噠噠聲緩慢從橋頭通過,或是幾輛從縣城方向過來的桑塔納牌轎車飛快駛過橋麵的時候卷起厚重的泥灰,橋兩旁的水果商販在轎車駛過之後用蒲扇和抹布擦拭著水果上的灰塵,似乎人們對轎車和車裏的人毫無興趣,大家心裏都好像一致的認為坐在車裏的人不是縣裏的大人物就是從省城過來搞投資的有錢大老板,似乎感覺眼前晃過的轎車離他們生活太遠。

沿著這條寬闊的泥馬路筆直走下來兩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杉樹,穿過一條灣灣的河流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華牌村,和鎮裏的其他相鄰的村相比華牌村算是一個大的村子小說中的主人公們就出生在這裏。

已是晚春時節早晚天氣還是有點冷,村裏冷冷清清的年青力壯的和六十歲上下的中年人這個點都已經下地幹活去了隻剩下80歲上下的老人和小孩,老人們三個五個一群坐在村鋪集的大梧桐樹下有下棋有打著叫不出名字的長條塑料材質牌,還有的老人圍坐在一起聊著大到國家大事小到村裏哪家的蘿卜青菜,這裏是村委所在地又是通往鎮上的必經之路,村裏的老人每天閑來無事都會來這裏聊天打牌。

一群十幾個年齡在六七歲左右的女孩們在梧桐樹下的另一邊跳著橡皮筋村鋪集安靜而又熱鬧。

張雨蘭身穿打著補丁的碎花襯衫牽著剛滿6歲的弟弟的手從奶奶家出來在回家的路上路過村牌鋪集的小賣部門口突然看見了姐姐,張雨蘭高興而又驚訝,她清楚的記得姐姐每天放學回到家的時間大多是太陽正好落在在頭頂的時候,心想怎麼今天這麼早就放學了呢?

一旁的張雨晨看到姐姐放學回來了立馬跑過去牽著大姐的手,張雨蘭好奇地問:“姐,你今天這麼早就放學了啊?”,張雨鑫對著妹妹笑著說:“是啊,今天我們體育課所以就提前回來了”。

張雨蘭也不知道姐姐說的體育課是什麼意思是幹嘛的,笑著牽著姐姐的手姐弟三人一起高興地回家了。回到家陳宇梅在外幹農活還沒有回來,陳宇梅每天上午下地幹活沒到快吃午飯的時間一般是很少在家的,陳宇梅下地幹活期間張雨蘭就在家照顧弟弟。

張雨鑫今年10歲已經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本來今年張雨蘭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了,但因為家裏太過困難再加上弟弟還太小沒人照顧所以在今年的開學就沒去學校留在家裏了。

每次陳宇梅下地幹活去了張雨蘭就帶著弟弟在村裏玩。

姐弟三人回到家張雨蘭無意間地問:“姐,今天怎麼隻有你一個人回家啊?怎麼沒看到燕平姐他們和你一起回來呢?”,張雨鑫微笑地說:“我剛才不是說了麼今天最後一節課是體育課”,張雨蘭應了一聲:“哦”,接著又問:“姐,什麼叫體育課啊”,張雨鑫被問的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想了想說:“體育課就是讓我們自己玩遊戲的課啊”,張雨蘭笑著說:“哇,還有這麼好啊我也好想上學”。

在張雨鑫所在的華牌小學學校上體育課從來沒有體育老師,而且學校特意把體育課安排在最後一節課,隻要是體育課學校都是讓學生自己自由活動,所以同學們都盼著每個星期的體育課,因為在這天大家可以自由的玩耍大多同學都選擇提前放學回家,在他們的印象當中體育課就是讓他們自由活動的,從來沒有上過真正的體育課也不知道什麼叫體育課。

姐弟三人等著媽媽回家做飯在門前的院子裏跳房子,玩了很久陳宇梅從地裏幹活回來了,張雨晨像往常一樣總是第一個跑向母親捎回來的簸箕旁看看母親從外麵帶回來的東西,這次除了幾顆白菜三根黃瓜沒有其他,似乎張雨晨也習慣了這種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