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北洛有謠五十句(1 / 3)

“北元有天山,天山有洛川,洛川隔洛水,洛水隔洛山,洛水三千裏,洛山一尺寬……”

“洛山四月晴,飛雪掛窗欞,青稚走,狼豕奔,洛川出了個不二臣,三歲識春夏,五歲辨秋冬,麵若朗星貌,凜凜如紅鬆,語出蓮花落,目至忍冬青,生欲為人傑,死願稱鬼雄….”

“洛水掛平川,奇楠自化煙,鱈魚瞑,雨燕停,洛水佳人暮雪迎,一顰山花俏,一笑蝶兒繞,青絲三千縷,囈語天人貌,琴瑟遠空山,箜篌纏懸妙,北方有佳人,相逢正年少…..”

“兩洛可相望,山水難相忘,北元本有歡喜橋,一夜崢嶸煙雨遙,奈何八荒筆下走,罷了六河畫中描,兩廂兩情願,一人一河山,驅魚入北海,走馬地平川,海哭石不爛,半生尋一庵,長生殿,長生長,蹉跎長生不過夢一場,歡喜橋,歡喜妙,勸君歡喜莫唱洛水謠。”

“好聽麼,玲兒?”

“嗯,好聽極了。”女子螓首微揚,看著麵前的男子,輕聲言道。

“小時候你不是總說這詞寫得太悲戚,覺得唱出來不好聽麼?”

男子似笑未笑,聲音溫醇低沉,如高山流水,細長的眼眸中迸出難以言狀的神采,看的懷中的妙人雙頰不覺泛起了一絲紅暈。

“若是你唱的,自然好聽。”

說完這一句,臉上的紅暈更重了幾分,眼神閃躲似是不敢去看那張臉,可唇角掩不住的輕揚卻已然暴露了她此時的心緒。

“你若喜歡,我便每天都唱給你聽。”

“每天聽耳朵都該聽出繭子了。”

女子嗔怒一句,可眼眸中還是透出一股如水的溫柔。

“我就說吧,你還是不喜歡。”

“哪有,我明明…..”

“玲兒,我就喜歡你叫我明明….”

“你……你討厭!”

叫做玲兒的女子被這句話惹得俏臉徹底紅透了,抬起皓玉般的拳頭捶向男子的胸口,那男子也不掙紮,任由懷中的妙人拳頭如雨點般落下,臉上的笑意愈加的濃鬱,直到那女子打的累了,男子終於笑出了聲,將懷中的女子摟的更緊了些。山風漸涼,空穀無音,唯有相擁的兩人感覺不到寒意,月落烏啼,山穀中回響著男子爽朗的笑聲,所謂意氣,隨著晚風飄向遠方……

“我呂崇明,得此佳人,此生足矣!”

………..

………..

晚霞燎原,忍冬青鬱,天山暮雪,洛川橫亙天山中脈,南由洛山始,北至洛水終,連綿三百餘裏,浩浩湯湯,可謂之大觀。洛川洛水洛山三地統稱為洛,洛有一族名為洛族,洛族族姓有三:赤水,白原,青。分屬洛川洛山洛水三地。洛族人天生耐寒,身材大多並不如何魁梧,但天生奇力,成年的洛族人可舉百斤鼎過胸,佼佼者可任四馬拖拉而紋絲不動。且洛族百年出一天驕,天生龍象,力拔山河,五百年來洛族五位天驕下山,入世後無一不是江湖中數一數二的外家高手。一百年前,一位名為赤水天瀾的天驕更是兼修內家紫陽一氣,十年登堂入室,引紫氣東來,入清淨境,一舉奪得武道魁首,獨占風流幾十年,當代講武以“有無龍象力,落地為金剛”十字做評,風頭一時無兩。

天山,本名昆侖山,先朝文帝更名為天山,為北元主脈,終年積雪,以高處為甚。據傳其山巔凍有古象屍體,萬年不解,固有“空有擎天力,高處不勝寒”之說,天山分為上中下三脈,上脈終年冰封,杳無人跡,唯有寥寥的外家宗師曾登上一觀,尤為神秘。上脈以下三千丈為中脈,與上脈的萬裏冰封截然不同,中脈雖寒冷,但尚可分辨四季,且冬季時間最短,不足十日,夏季暴雪連天,卻不覺寒意,而其他兩個季節則沒有太大區別。而能否分辨出春夏秋冬四季則被洛族人當做成年啟蒙的標準。

天山有三奇,一奇便為年分兩季,而這第二奇便與下脈有關。中脈以下三千丈為下脈,下脈雖無積雪,但終年暴雪不停,且土質鬆軟異常,看似磅礴,但上山的道路實則隻有一條。南蠻曾有一代奇門坐於天山腳下辟穀三年,窮盡經緯之術日夜推衍,終得出此地上山之法。凶險異常不談,且耗時極巨,並且其中凶險可隨著時間推移,陰晴風雪而產生諸多變化,登山之難,堪比登天。而與之相反,若從中脈下山則暢通無阻,連風雪也會小上許多。且身在同處,目之所及則完全不同,所以若想在下山之時坐下記號也毫無可能。故此,北元天山下脈與中越檀嶽十二宮,南蠻蒙玉偷天澗,西蜀二心坎離洞並稱四天險,天生天長,人力不可望其項背。

這第三奇便是洛族世代相傳的洛水謠,相傳洛族本為先朝望族,其族中長姓赤水更是先朝文帝禦賜。洛族先祖徐擎為先朝開國抗旌第一武將,天生神力,武道登峰造極。野史曾撰其天生重瞳,身長九尺,魁梧異常,但麵如冠玉,明眸皓齒,與其身材格格不入,身具外家龍象金剛搬山三力,並兼內家無為大觀靈犀三境,身具天兕命相,坐北朝南,十方大觀。此人跟隨先朝開國文帝戎馬半生,文帝一統天下後,劃五洲,分四海,其後論功行賞,封其洛王,封地北元半洲,賜姓赤水,改昆侖為天山,名其上一川一山一河為洛。從此徐擎貴為一地藩王,直至終老。相傳洛王一生麵目與及冠無二,死前七日,在內宅中閉關三天,下令活人不可近三丈之內。這三日天山竟片雪未下,三日一過,等到洛王再出門時,已然變成了耄耋老人的模樣,麵如金紙,已然時日無多。歸墟那日,洛王從子時起青絲漸白,容顏每過一時辰便仿若年輕十歲,親朋欣喜若狂,都以為洛王病愈。可無論如何詢問試探,洛王始終雙目緊閉,一言不發,直至麵若及冠,與之前一般無二時,洛王忽而坐起,一字一句的唱出了那段洛水謠,並叮囑後人切記勿忘,言畢,一代洛王便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