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噪音危害的預防措施

由於工業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高速度增長,噪音汙染越來越嚴重。消除噪音汙染,解決噪音公害,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呼聲。解決噪音公害,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和“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治理噪音危害的措施主要有:

1消聲。

控製和消除噪音源是控製和消除噪音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藝過程和生產設備,以低聲或無聲工藝及設備代替產生強噪音的工藝和設備,將噪音源遠離工作作業區和居民區均是噪音控製的有效手段。

2控製噪音的傳播。

用吸聲結構和吸聲裝置將噪音源封閉,吸收輻射和反射的聲能,防止噪音傳播。常用的隔聲材料有隔聲牆、隔聲罩、隔聲地板等。常用的吸聲材料有玻璃棉、礦渣棉、毛氈、泡沫塑料、棉絮等。

3用合理的防護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噪音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聲效果。根據耳道大小選擇合適的耳塞,隔聲效果可達30~40分貝,對高頻噪音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勞動製度。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時間,休息時間離開噪音環境,限製噪音作業的工作時間,可減輕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4衛生保健措施。

接觸噪音的人員應進行定期體檢。以聽力檢查為重點,對於已出現聽力下降者,應加以治療和觀察,重者應調離噪音作業。就業前體檢或定期體檢中發現明顯的聽覺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經係統器質性病變者不得參與強烈噪音的工作。

振動環境作業的安全防護

振動的主要種類

振動是指一種運動狀態隨時間在位移的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交替變化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由於設備運轉、撞擊或運輸工具行駛等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近年來,隨著加工工業使用振動工具的類型和數量日趨增加,特別是礦山開采、機械製造、林業木業、造船、土木建築、鐵路鋪修、交通運輸以及農業生產部門中,從事振動作業的人員越來越多,尤其是風動工具的大量使用和轉動工具的轉速日益提高,生產性振動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日趨突出。

生產性振動的危害

在生產過程中,按振動作用於人體的方式,可將其分為局部振動和全身振動。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局部振動為主,也有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全身振動為主,而還有些工種作業同時受兩種振動的作用。局部振動是生產中最常見和危害性較大的振動。

局部振動對人體的危害有:

(1)神經係統:表現為大腦皮層功能下降,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或縮短,出現膝反射抑製甚至消失;自主神經係統營養障礙;皮膚感覺遲鈍,觸覺、溫熱覺、痛覺、振動覺功能下降。

(2)心血管係統:出現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傳導阻滯等病症。

(3)肌肉係統:出現握力下降、肌肉萎縮、肌纖維顫動和疼痛等症狀。

(4)骨組織:可引起骨和關節改變,出現骨質增生、骨質疏鬆、關節變形、骨硬化等病症。

(5)聽覺器官:表現為聽力損失和語言能力下降。

全身振動常引起足部周圍神經和血管變化,出現足痛、易疲勞、腿部肌肉觸痛。表現為臉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頭痛、頭暈、食欲不振、胃機能障礙、腸蠕動不正常等。

振動危害的防護措施

為減輕振動對人的危害,要采取各種減少振動的措施。

1對於局部振動的減振措施。

改革工藝和設備。用液壓機、焊接和高分子粘連工藝代替鉚接工藝、用液壓機代替鍛壓機、用電弧氣刨代替風鏟等可以大大減少振動的發生源;改革工作製度,專人專機;保持作業場所溫度在16℃以上,合理使用個人減振用品;建立合理的勞動製度,限製作業人員日接觸振動時間。

2對全身振動的減振措施。

在有可能產生較大振動的設備周圍設置隔離地溝,襯以橡膠、軟木等減振材料,以確保振動不能外傳;對振動源采取減振,如用彈簧等減振阻尼器,減少振動的傳遞距離;汽車等運輸工具的座椅加泡沫墊等,減弱運行中由於各種原因傳來的振動。

此外,應加強個人防護,對振動工具的使用進行必要的培訓。對工人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和就業前體檢,症狀嚴重或有禁忌證者不得從事振動作業。

高、低溫環境作業的安全防護

高溫作業的主要行業

溫度超過人體舒適程度的環境稱為高溫環境。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室內溫度經常在35℃及以上;當室外實際達到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的氣溫時,其工作地點氣溫高於室外氣溫20℃及以上的作業稱為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幾乎遍布於工業生產的所有行業,主要的高溫作業有: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煉鋼;輕工業中的造紙、玻璃、橡膠、塑料生產;建材工業的耐火材料、水泥生產;化學工業的氧化、合成、燃燒等過程;紡織工業的印染、繅絲生產;夏季露天作業,如行軍、建築、采礦、田間勞動、運輸駕駛等。

高溫作業對人體的危害

高溫作業時,人體可出現一係列生理功能改變,這些變化在一定限度範圍內是適應性反應,但超過此範圍,則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引起病變。這些不良影響有:

1對循環係統的影響。

高溫作業時,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使血液濃縮,造成心髒活動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血管負擔增加。

2對消化係統的影響。

高溫對唾液分泌有抑製作用,使胃液分泌減少,胃蠕動減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喪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溫可使小腸的運動減慢,形成其他胃腸道疾病。

3對泌尿係統的影響。

高溫下,人體的大部分體液由汗腺排出,經腎髒排出的水鹽量大大減少,使尿液濃縮,腎髒負擔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