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預防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症狀

乙型腦炎的臨床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病人僅出現輕度的呼吸道症狀,在極少數病人,病毒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而導致中樞神經係統病變,出現臨床上的腦炎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頸項強直,發熱2~3天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病情較輕的可在發病10天左右痊愈。而重症者可表現為昏迷、驚厥、抽搐,少部分病人有並發症,如消化道的應激性潰瘍,老年乙腦病人還容易並發心血管係統的損傷,極重病例有神經係統後遺症。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預防

1感染具有普遍性

乙型腦炎的感染具有普遍性,病後可產生強而持久的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為少見。在對乙腦流行區的調查顯示,10歲以下兒童免疫水平最低,以後隨年齡增加,人群免疫水平逐漸升高。

2預防乙腦應采取的措施

對病人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一般隔離至體溫正常為止。接觸過病人的人不需觀察檢疫。病室要有防蚊設備。

對家畜、家禽要加強管理,尤其是動物幼仔,來自非流行區動物,特別是豬牲畜飼養場的衛生要加強,消滅蚊蟲及其滋生地。流行季節前給豬進行疫苗接種,可有效地控製乙腦在人群中的流行。

預防乙腦流行的主要措施是做好防蚊和滅蚊工作。應貫徹滅早、滅小、滅了的原則。冬季徹底消滅越冬蚊子,翻缸倒罐,做好室內大掃除,尤其是蚊蟲滋生的廚房、浴室、鍋爐房等。春季應清除蚊子滋生地,清除積水,填平窪地、池塘以消滅蚊子的幼蟲;夏季以消滅成蟲為主,噴灑馬拉硫磷、敵敵畏、除蟲菊等滅蚊藥物;防蚊要用紗窗、紗門、蚊帳、蚊香、驅蚊劑等,不讓居室裏有蚊子,更要嚴防蚊子叮咬。

預防乙腦的關鍵性措施是預防接種。目前,我國應用的是乙腦病毒滅活疫苗,這種疫苗比較安全,效果好、反應輕。人群保護率可達76%~90%。宜在流行前1~2月進行注射,對象為10歲以下兒童和從非流行區進入流行區的人員,注射後2~3周即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維持1年。第一年皮下注射2次,間隔7~12日,以後每年加強注射1次。

服用一些有效的中藥,如“石膏二根煎”可在乙腦流行季節預防乙腦。處方是生石膏100克,白茅根、葦根各500克,加水50升,煎至40升於流行季節每人喝1杯;或牛筋草30克,煎水當茶飲,連服3天,隔2周後再服3天。

對於家庭內的牆壁、地麵及家具,隻要每日堅持擦拭保潔即可不需要特別消毒。清潔地麵與家具時隻需用清水或加洗滌去汙劑。而對於廚房、衛生間等這些有油膩積垢或易被汙染的區域則清潔時必須加洗滌去汙劑或消毒去汙劑(在優氯淨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或矽酸鈉等,後者含量一般控製在5%~10%)進行清洗,有較好的效果。

被嘔吐物或分泌物汙染,或者懷疑家中被病菌汙染等,則必須對家庭牆壁、地麵及家具物品進行徹底消毒。可用前述空氣消毒時提及的幾種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濃度與空氣消毒噴霧濃度相同,噴霧量為50~150毫升/平方米。也可用250~500毫升/千升的碘伏進行擦洗,有消毒和清潔雙重作用。

這裏要提醒的是,用於擦拭的抹布與拖把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在家庭中,用於清洗的抹布與拖把往往會被忽略,一個未處理的拖把會把從別處汙染來的細菌傳播開去,成為細菌理想的滋生地。因而對抹布與拖把必須進行消毒,可用200毫升/千升的次氯酸鹽消毒劑浸泡消毒,也可用家庭內存有的其他消毒劑進行消毒。在身邊無消毒劑或不能每次保證用消毒劑消毒的情況下,必須將用後的抹布、拖把曬幹,也可把抹布放在沸水中煮20分鍾,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流行性出血熱的預防

流行性出血熱的症狀

1發熱期症狀

發熱期的症狀與重感冒極為相似。大部分病例起病急,突然發冷、發燒,體溫39℃左右,於1~3天內達高峰,重症可達40℃以上。發熱同時全身乏力、酸痛,尤以頭痛、眼眶痛、腰痛最突出(即“三痛”症),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明顯。重症伴嗜睡、抽搐,甚至昏迷。患者病初多有顏麵、頸部及前胸部潮紅(即“三紅”征),部分患者可在雙腋區出現搔抓樣或鞭痕狀出血點,病情嚴重的可出現大片瘀血斑。患者還可出現顏麵、眼瞼(眼皮)浮腫。一般體溫愈高,熱程愈長,病情愈重。

2低血壓休克期症狀

該期的特點是熱退病重。多數患者於發熱末期或退熱時出現低血壓或休克。臨床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增快,意識障礙,麵色與口唇蒼白或發紫,手腳發涼,尿量減少或無尿。由於尿少或不排尿,病人多出現全身浮腫,有鼻血、便血等出血傾向。低血壓休克期一般不超過24小時,休克出現越早,此期持續時間愈長,病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