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安全急救常識 5.(1 / 1)

運動安全急救常識 5.

傷員的搬運送醫方法

搬運傷員的方法是院外急救的重要技術之一。搬動的目的是使傷員迅速脫離危險地帶,糾正當時影響傷員的病態體位,減少痛苦,減少再受傷害,安全迅速地送往理想的醫院治療,以免造成傷員殘廢。搬運傷員的方法,應根據當地、當時的器材和人力而選定。

特殊傷員搬運

1. 脊柱、脊髓損傷傷員的搬運

遇有高空墜落、車禍等嚴重損傷和懷疑頸椎、腰椎損傷的傷員時,不可隨意搬運或扭曲其脊柱。應多人用手臂共同將其平行搬運至水平木板上,注意必須托住頸、腰、臀和雙下肢。

2. 顱腦損傷傷員的搬運

顱腦損傷者常有腦組織暴露和呼吸道不暢等表現。搬運時應使傷員取半仰臥位或側臥位,使呼吸道保持通暢。顱腦損傷常合並頸椎損傷,搬運時須注意保護其頸椎。

3. 腹部傷傷員的搬運

傷員取仰臥位,下肢屈曲,防止腹腔髒器受壓而脫出。此類傷員宜用擔架或木板搬運。

4. 胸部傷傷員的搬運

胸部受傷者常伴有開放性血氣胸,需進行包紮,以座椅式搬運為宜,傷員取坐位或半臥位。有條件者最好用坐式擔架、靠背椅或將擔架調整至靠背狀。

5. 昏迷傷員的搬運

傷員取平臥位,墊高背部,頭稍後仰,如有嘔吐,須將頭朝向一側,或采用腳高頭低位,搬運時用普通擔架即可。

6. 呼吸困難傷員的搬運

傷員取坐位,不能背馱。用軟擔架、床單、被褥、搬運時,注意不能使傷員軀幹屈曲。如有條件,最好用折疊擔架或椅子搬運。

搬運注意事項

如果事故現場有再次發生傷害的危險,如交通流量大的路口、煤氣外泄的房子等,需要立即將傷員搬運至遠離事發點的安全區域。 在現場較安全時,需對傷員進行止血、包紮、固定等處理。 救助者在器材未準備妥當時,切忌搬運傷員,尤其是搬運體重過重或神誌不清者。否則,途中可能發生滾落、摔傷等意外。 在搬運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傷員的狀態,如麵色、呼吸等。 搬運時盡量避免碰到傷口,以減少感染。在車載搬運過程中,應使傷員的腳朝車行方向,頭朝車行的相反方向。

器械搬運方式

器械搬運是指用擔架包括軟擔架等現代搬運器械,或者因陋就簡,利用床單、被褥、靠背椅等作為搬運工具的一種搬運方法。在使用器械搬運傷員時應注意一些事項。

1. 擔架搬運

此法是現場急救最常用的搬運方法。保持傷員足部向前、頭部向後,以便在後麵抬擔架的人觀察傷員。傷員抬上擔架後必須扣好安全帶,以防止翻落或跌落。 向高處抬時,前麵人要將擔架放低,後麵人要抬高,使傷員保持水平狀態;向低處抬時則相反。

2. 床單、被褥搬運

遇有窄梯、狹道,擔架或其他搬運工具難以搬運,或遇寒冷天氣,徒手搬運會使傷員受涼,這時可采用此法。取一條結實的被單、被褥,毛毯也可,平鋪在床上或地上,將傷員輕輕地搬到被單上。救助者麵對麵緊抓被單兩角,腳前頭後(上樓則相反)緩慢移動,搬運時有人托腰則更好。這種搬運方式容易造成傷員肢體彎曲,故有胸部創傷、四肢骨折、脊柱損傷以及呼吸困難的傷員不宜用此法。

3. 椅子搬運

樓梯比較狹窄或陡直時,可用牢固的靠背椅作為工具搬運傷員。傷員采用坐位,並用寬帶將其固定在椅背上。兩個救助者一人抓住椅背,另一人緊握椅腳,然後以45°角向椅背方向傾斜,緩慢移動腳步。失去知覺的傷員不宜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