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組織管理 1.
全民健身的概念和意義
全民健身的概念
全民健身是指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體人民增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調,控製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使人民身體強健。旨在全麵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倡導全民做到每天參加一次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學會兩種以上健身方法,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從2009年起,國務院批準將每年8月8日設置為“全民健身日”。
全民健身概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眾體育運動受到政府重視並全麵開展起來,而發展最快的時期是在最近10年。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同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此後又有一係列法規和規章相繼出台,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得以沿著健康的軌跡發展。旨在全麵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計劃”,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倡導全民做到每天參加一次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學會兩種以上健身方法,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
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國家體育總局采取多項措施,期望鍛煉身體成為更多人的自覺行動與日常習慣。包括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宣傳周”活動在內的一係列有效措施,使“全民健身計劃”迅速開展,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逐漸增強,體育活動普及程度顯著提高。
2014年10月20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首次從產業角度確認體育產業發展規劃。這個意見將“發展體育產業,增加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作為未來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並且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要抓好潛力產業,以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為切入點,推動產業向縱深發展。
全民健身的意義
全民健身,就是全體人員的健身活動,政府製定計劃實施全民健身,就是為了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以期提高人們的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
全民健身觀念的形成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體育運動充分體現其社會實用價值的具體方式。體育與社會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係,體育文化是最具有包容性“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對我國社會產生重大的綜合促進作用。
全民健身的特點
1.大眾性
國家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目的是以全國人民的健身活動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最終達到提高人民的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2.對象性
全民健身實施的對象為全體人民,以青少年兒童為重點。青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把青少年兒童作為重點來抓,體現了健身活動的長期性和連續性。
3.科學性
國家在進行全民健身運動的同時,發揮體育科技隊伍的骨幹作用,建立健全理論體係,挖掘整理傳統體育醫療、保健、康複等方麵遺產,把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作為研究的重點,為群眾體育提供方法;同時製定體質測試標準,並根據這些標準製定鍛煉的原則和方法,體現了一定的科學性。
實施全民健身的作用
體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人民的生活等諸多方麵都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係,全民健身運動的實施,將會對我國產生巨大的綜合促進作用。
全民健身是以體育為手段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此舉不僅對整個民族的發展,而且對整個人類素質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國的經驗將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此外,全民健身將極大的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在諸如群體活動內容的完善與創新,體育事業基本要素的結構優化與功能改善,體育知識的普及、體育意識的培養及我國體育理論的發展等方麵產生積極影響。
最後,全民健身有利於普及體育知識,增強我國的體育人口,並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
總之,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意味著中國體育之船有了一隻精度高的新羅盤,它將在21世紀帶領擁有14億人口大國的龐大船隊齊頭並進,形成國家、社會、個人三者有機結合,單位、社區、家庭共同發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