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試驗小製作指導 6.(5)
奇妙的變色花
用濾紙(易吸水的紙)或棉花製作的花、CoCl2·6H2O。鑷子、酒精燈、燒杯、玻棒、藥匙。
在燒杯中用CoCl2·6H2O晶體配成飽和溶液。用鑷子夾取紙花(或棉花製作的花)在其中浸泡,晾幹,反複多次至呈紅色為止。
將紅花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烘,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後再在花上噴水,再烘幹,反複幾次,得出變化規律。
也可將烘幹的一束浸泡過CoCl2飽和溶液的花,插在花瓶中或掛在牆上,當做晴雨花。
用CoCl2·6H2O飽和溶液浸過的花呈紅色,當烘幹後呈藍色。再噴水後又變成粉紅色,再烘幹又變成藍色。
當烘幹的一束藍色氯化鑽的花,遇到空氣中較多水分時,顏色會逐漸變紅,預示天氣可能下雨;若一直保持藍色,表明天氣晴朗,因此可稱晴雨花。
奇妙的催化劑
【實驗用品】
小蘇打、方糖、香煙灰、無水酒精、石棉網、鑷子、酒精燈、鐵架子(鐵圈)、藥匙、研缽。
【操作過程】
用鑷子夾取一塊方糖,放在酒精燈焰上加熱,見方糖表麵溶化但不燃燒。在方糖熔融處沾滿香煙灰,再放在燈焰上,方糖很快著火燃燒。離開燈焰後,繼續觀察反應情況。在石棉網上放5藥匙左右香煙灰,用藥匙將香煙灰朝四周均勻推開,呈“盆子”狀。將1藥匙研細的蔗糖(幹燥)和1小匙(藥匙小的一頭)小蘇打的混合物堆在“盆子”中間,呈“寶塔”狀。用滴管吸取無水酒精5~6毫升,滴在混合物四周的香煙灰上。點燃酒精,觀察現象。
熔融方糖沾上香煙灰後,在酒精燈焰上著燃燒,離開火焰能繼續燃燒,發出藍色火焰。這說明香煙灰在反應中起催化劑作用。
石棉網上的實驗,可觀察到有疏鬆彎曲的褐色“蛇”狀物從“塔”尖慢慢伸出。
不怕燒的布
取一小塊棉布,蘸上水後放在桌麵上,將擊碎了的衛生球放在上麵。然後擦著一根火柴,將放在棉布上的衛生球設著,待火焰熄滅後,將布塊拿起來看,布塊仍然完好無損。布塊為什麼沒有絲毫燒杯的痕跡呢?因為衛生球的成分是一種有機物——萘。它是由易燃物質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又具有升華性質。把它放在棉布上點燃時,升華和燃燒就同時發生,雖然萘的蒸氣在燃燒的時候放出大量的熱,但同時發生的升華現象,要吸收熱量,還有一部分熱量要消耗在升高茶蒸氣,達到燃點使茶燃燒上麵。
所以,和棉布接觸部分的溫度是比較低的,再加之浸過水的棉布又要吸收大量的熱。使水變成蒸氣,因此,總共消耗的熱量就更多了。這樣一來,火焰的溫度就被降低,甚至遠遠低於棉布的燃點,所以棉布一點也不會燒壞的。根據這個原理,還可以做一個簡單有趣的實驗。取一個衛生球(不要擊碎)。用一塊新棉布緊緊地包好,用鑷子夾住,然後用火柴點燃小布包。小布包就會著起來(不要讓火著的時間太長,就讓它熄滅),觀察一下布,布並沒有被燒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