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比賽組織指導 1.(1 / 2)

戲劇比賽組織指導 1.

戲劇的概念和起源

戲劇的概念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即:演員、故事、舞台和觀眾。戲劇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豐富多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戲劇的起源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先秦時期是戲曲的萌芽期。《詩經》裏的《頌》,《楚辭》裏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

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中唐以後,中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至宋代開始流行“雜劇”,它和其後金代盛行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到了元代,“雜劇”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可惜的是元雜劇隻有劇本流傳於世,所以晚於它出現的昆曲被現代人稱為百戲之祖。

新中國成立前是昆曲最沒落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戲劇藝人幾乎沒有一個從事昆曲事業的,但他們把昆曲的藝術帶入了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因此,幾乎毎一個劇種中都有昆曲的影子。我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又稱為“戲曲”。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劇的種類和特點

戲劇的種類

中國曆史悠久,幅員遼闊,幾乎每個省市、自治區、自治州都有自己的戲劇。據統計,各地區的戲曲劇種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比較流行的劇種有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等50餘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戲劇的特點

1.戲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

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麵。

2.用藝術手段表現故事情節

戲劇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亦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用臉譜、音樂表現人物性格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才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用小舞台表現大天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麵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像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手段,製造彈性時空,又借助於演員生動表演和觀眾的想象與理解,來完成對廣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也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戲劇創作基礎知識

戲劇的立意

戲迷習慣把多幕劇叫大戲,場次少或隻有一場的劇稱為小戲。小戲雖然篇幅小,多則萬把字,少則幾千字,但是,寫小戲並不容易。

一部小戲作品,不僅要主題立意積極深刻,而且還要事件清晰、情節生動、人物集中、語言精練,這就需要作者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嚴謹的構思、嫻熟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