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器學習指導 1.(1 / 2)

民族樂器學習指導 1.

樂器的產生和發展

樂器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聲音的工具,是能夠發出樂音並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人類通過演奏樂器,表達、交流思想感情。

樂器的產生

在遠古時期,人類唯一的樂器就是自己的喉嚨,他們喊、他們唱,這便是最初的音樂。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發現世間有許多東西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

於是,一段木頭、一支牛角、一節竹子、一根獸骨或一片樹葉就成了大家互相打招呼、組織、召集的工具。後來,人們在勞動閑暇時間,便利用這些東西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些大約便是最原始的樂器。

從樂器史的發展來看,打擊樂器和管樂樂器的產生年代比其他樂器要早,這和人類早期文明的發展密切相關,證明了勞動創造音樂的學說。

人類會使用金屬之後,樂器的發展就更加迅速了,金屬清脆嘹亮的音色大大豐富了樂器的表現力。

由於金屬加工尺寸準確,變形小,因此音律也得到精確地調整和測定。精確的音律又進一步給製作樂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金屬的使用令樂器的製作產生了革命性地飛躍。

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會影響到上層文化的進步,一項科學技術的成就能夠改變傳統的習慣和形式,會產生全新的觀念。數學、物理學、工藝學的進步就不斷使樂器在發音原理、律製修正、部件構造、製作方法等方麵發生著變化,使之音色更加豐富,演奏更加方便,製作更加規範了。

特別是人類文明步入電子時代後,電子樂器的發展日新月異,現代先進的電子合成器不但能夠模仿自然界的音響,而且能夠發出人們從未聽到過的聲音,這就大大豐富了樂器的表現能力,給作曲家們更大的天地去發揮他們的天才。

經過人類長時期地總結、摸索,許多傳統樂器的外觀、尺寸、製作材料和製作工藝等已經基本確定,有些甚至數百年都沒有很大的變化。

樂器製作工藝複雜,關鍵製作技術更是匠人的不傳之秘,致使名家製作的樂器和非名家製作的樂器無論在品質上還是在價格上都有驚人的差異。

以現代的科學手段,還不能分析測定出樂器的製作技術,使得樂器的製作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時至現代,雖然傳統樂器在形製上已經基本固定,但對樂器的改革仍在不斷繼續。

樂器的發展

樂器是人類很早就擁有的精神財產,並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豐富。

從考古發掘和壁畫、崖畫中,都可以看到狩獵圍捕、信號傳遞、祭天禱神、戰鬥助威或慶典舞蹈等都和發音工具或節奏音響緊緊相連。

關於樂器的發展,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德國的樂器學家薩克斯從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他認為第一階段主要是噪聲器,如搖響器、呼嘯器等;第二階段為鼓類、號角類、撥弦類;第三階段才出現木琴、橫笛等樂器。

第二種:英國學者烏博薩姆認為鼓類在先,進而為笛管類,最後才出現撥奏樂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