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插電式混合動力補貼政策,濫竽充數或令中國新能源汽車夢斷。

2014年開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出一種井噴態勢,插電式混合動力秦來勢凶猛。

毫無疑問,一輪輪政策補貼力度之強,加上部分限牌城市可以免費上牌的刺激,仿佛給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打了一劑又一劑“強心針”。

終於,2014年上半年開始,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出一種井噴態勢。

先看一堆枯燥卻令業內人士耐人尋味的數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7萬輛,同比增長近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22萬輛,同比增長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1.11萬輛,同比增長20倍,燃料電池乘用車生產4輛;純電動商用車生產5728輛,同比增長133%,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7972輛,同比增長181%。

從全國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銷增長速度是純電動汽車產銷增長的2倍之多,今年前10個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已經達到全部純電動乘用車一半。

另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市場趨勢。2014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685輛,環比下降43.8%;銷量5804輛,環比下降6.5%。這種下降主要因為純電動車銷量下滑。當月,純電動車型銷售3122輛,環比下降24.7%。

但是相比純電動車型下滑,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呈現持續爆發式增長,10月銷量達2682輛,環比增長29.9%,其中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秦銷量為1702輛。

秦於2013年底投向市場,作為F3DM的新一代產品,2014年前10個月比亞迪秦銷售11175輛,幾乎占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的絕大部分江山。

為什麼?

應該承認,在產品營銷方麵,比亞迪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充分利用了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政策,開發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在目前條件下消費者的心理。

同時市場上的熱銷說明了在國家、地方層層的經濟和政策補貼後,消費者對於這一類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較大,而且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國的補貼力度(以上海為例的三級補貼)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