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屆BBC逍遙音樂節(1 / 3)

第119屆BBC逍遙音樂節

音樂之旅

作者:鄒彥

2013年的第119屆Proms由九十二場音樂會組成,其中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有七十五場,卡多甘音樂廳(Cadogan)十三場(都為室內樂),另有四場廣場音樂會。這些演出從2013年7月12日開始,直至9月7日結束。在Proms的大本營皇家音樂廳,每天都有一場甚至兩場音樂會(本屆Proms耗時十六天,每天有兩場音樂會)。比如8月8日晚間,首先是19點內田光子演奏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楊頌斯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奏柏遼茲《幻想交響曲》的音樂會,隨後22點15分是肯尼迪(Nigel Kennedy)與巴勒斯坦弦樂團、生活樂團成員(Members of the Orchestra of Life)合作的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而如果加上卡多甘音樂廳的演出,則每天最多會有三場音樂會。

由於自Proms於1895年創辦伊始,其宗旨就是將一種放鬆的氛圍帶給更多的古典音樂觀眾,因此有一部分觀眾可以在“散步”(Promenade)區域站立觀看音樂會,在音樂演出的時候還可以席地而坐甚至躺在地板上,喝飲料、吃東西(但是不能發出響聲),這已經是Proms最具特色之處了。圓形結構的皇家音樂廳有兩個“散步”(即站立)區域,一個是音樂廳中央的Arena,一個是最高層的Gallery。皇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極佳,即便是在Gallery區域,聲音也會出乎意料的好,但是Arena區域過於靠近舞台的位置音響效果一般。站立區的票價每張隻需5鎊,約合人民幣48元。站立區的票隻在當天音樂會演出前兩小時出售,無需預約訂票。所以在每天晚間音樂會開始之前,皇家音樂廳門口都會排起兩條長長的隊伍,一條進入Arena區,一條進入Gallery區。如果擔心當天買不到站立區的票,可以購買整個音樂節的季票和周票,這樣可以保證觀眾在音樂會開場二十分鍾之前進入到兩個站立區。

經過百餘年的運作,Proms已經有了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演出和組織方式,每天的音樂會僅僅是Proms的一個部分(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外,七個配合音樂會演出的附屬活動(Proms Plus Events)是Proms另一個特色。2013年第119屆Proms的附屬活動包括:

Proms介紹(Proms Plus INTRO):絕大多數音樂會開場之前都會有音樂學家和演奏家以談話的方式介紹即將開始的音樂會曲目和演奏者等相關信息,並且經常會配有圖片和視頻進行講解。這成為觀眾了解音樂會甚至走進音樂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這也是亨利·伍德爵士當年創辦Proms的初衷——讓對古典音樂了解不多的人走進音樂廳。

Proms作曲家肖像(Proms Plus PORTRAITS):四位當今樂壇一流的作曲家將會講述其在隨後音樂會上進行世界首演的作品,這四部作品都是由BBC委約創作的,分別是納雷什·索哈爾(Naresh Sohal)的《宇宙的舞蹈》(The Cosmic Dance)、愛德華·科威(Edward Cowie)的《地籟I——大堡礁》(Earth Music I —The Great Barrier Reef)、印度裔英籍作曲家帕拉姆·維爾(Param Vir)的《明心的洞穴》(Cave of Luminous Mind)和夏洛特·賽特爾(Charlotte Seither)的《別辭》(Language of Leaving)。

Proms家庭(Proms Plus FAMILY):為七歲以上的兒童及其家庭舉辦的工作坊——Proms家庭樂團和合唱團可以提供給這些家庭同專業音樂家一起演奏或演唱的機會。蕾切爾·裏奇(Rachel Leach)會在專業音樂家的協助下為兒童講解晚間的音樂會,兒童可以帶上自己的樂器與專業音樂家們一起演奏。由於8月6日的晚間音樂會將會演出威廉·沃爾頓(William Turner Walton)的《寶球與權杖進行曲》(March ‘Orb and Sceptre’)和查爾斯·魯布拉(Charles Edmund Rubbra)的《女王頌》(Ode to the Queen),因此當天下午的家庭活動主題便是蕾切爾女士與專業音樂家們一起幫助兒童以這兩位英國作曲家的方式來創作自己的加冕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