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入“雲”端的圖形計算(1 / 1)

走入“雲”端的圖形計算

基礎設施

作者:徐昊

雲計算應用近年來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影響著大眾生活的方方麵麵,但在圖形計算領域,雲的應用卻進展緩慢。這種現狀很快就要迎來改變,因為曙光公司已經聯合NVIDIA和思傑推出了國內首款專用圖形雲計算產品“雲圖”(W760-G10),隨著它的普及,圖形設計人員們將能享受到雲計算帶來的便捷,改變原來的工作方式。甚至在未來的圖形設計中,桌麵工作站都可以不再是必需品。

“‘雲圖’不是簡單的服務器產品,而是包含了曙光提供的服務器硬件、NVIDIA提供的GRID技術、思傑提供的Citrix XenDesktop技術,以及曙光提供的服務,是一套完整的圖形虛擬化解決方案。”曙光公司首席運營官王正福說,這一三家公司合作的產物可以發揮雲計算集中、安全、便捷的三大特點,推動圖形工作實現徹底變革。

從性能方麵看,“雲圖”內置了兩顆10核心CPU,總共20個物理核心和40個超線程核心,每核心主頻3.0GHz,可加速到3.6GHz,內存可擴展至512G,為用戶提供強大的運算池。在圖形虛擬化方麵,“雲圖”內置4顆基於NVIDIA公司CUDA技術的GPU核心,總共提供6144個圖形運算核心作為圖形虛擬化池;在存儲方麵,W760-G10提供了8個SAS/SATA擴展盤位,最大可實現64T的海量存儲,並同時裝備8GB光纖FC接口,可讓存儲無限擴展。因為采用了NVIDIA公司的KeplerGPU 架構,其虛擬化功能讓 GPU 能夠同時被多名用戶共享,並用超快的流式顯示功能消除了遲滯現象,使得雲計算架構優勢在圖形上終於可以發揮所長。據介紹,一台“雲圖”的最大虛擬化能力能達到32台虛擬桌麵,可以完成2D 圖形或簡單3D的設計工作。

同時,由於采用了遠端高安全性設計,“雲圖”還可以實現科研、設計、製造等行業用戶實際工作中的數據防泄漏要求,在國際竊密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的大環境下,可大力加強我國先進技術和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力。曙光公司產品中心總經理沙超群表示,軍工、航天、製造等行業對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而這些行業的傳統應用環境大多是分散式的。比如軍工企業中一個工程就常常需要幾百個工程師,如果資料分散在參與者各自的電腦上,顯然安全性極低,其他行業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大量客戶都有著圖形雲計算的訴求。但是過去由於技術的限製,隻能通過遠程直通的方式來做,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雲化、池化,而“雲圖”采用集中的計算和存儲方式,設計文件不再提供給前端用戶使用,而是以虛擬桌麵的方式給員工提供圖形設計的計算服務,因此能夠集中管理設計文件,避免文件丟失泄露,讓用戶放心使用雲計算。

在“雲圖”中,一些過去無法想到用戶體驗,都會在產品設計周期中呈現出來。例如:一個由16名成員組成的機械設計開發小組在設計初期,所有工程 師主要工作都在進行一些零件的開發,此時“雲圖”可為16個成員同時提供16個零件級虛擬機,可以實現100個以下零件規模的設計能力。當成員的工作逐漸完成,零件逐漸需要拚裝為部件,此時可以靈活地更改虛擬分配,變為8台部件級虛擬機,實現100~2000個零件規模的部件設計;而當部件的組裝和模擬完成後,管理員可以重新分配資源,以直通GPU的方式搭建專家級虛擬機,提供2000個以上零件總裝的強大處理性能。

對於“雲圖”的市場前景,三家公司都表示非常樂觀。目前,曙光已經推出了“雲圖”體驗中心,對“雲圖”產品感興趣的客戶可以遠程登錄該體驗中心,通過實際操作來感受“雲圖”的性能,並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業務需求,分配不同規格的虛擬桌麵,通過全程測試來選擇相關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