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拖延敵人等待大軍(2 / 2)

如此下來,半個月之內,王武魁已經打掉了敵人將近十個大小部落,俘虜和牛馬牲口幾乎將庭州大營都塞滿了!

這一場場勝利雖然都起不到決定性的左右,但大大拖延了賀魯部集結人馬的進度,而且也起到了疑兵之用,使得賀魯部的大軍不敢輕易向金滿發兵,反而分出兵力去迎接來集結的其他部落。

更為重要的是,勝利使得府兵們軍心士氣大為振奮,更讓這些府兵對徐真心悅誠服,軍團的凝聚力異常強大,絕不可同日而語。

王武魁不愧是個出色的軍人,他嚐到了甜頭之餘,也受到了啟發,更加注重斥候的作用,將大量的斥候派出去,結成及時的情報網絡,時刻掌控著賀魯部的動向,可以說敵軍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若非庭州府兵力不夠,他們完全可以一鼓作氣,將失守的金嶺和蒲類二縣給收複回來!

軍營這邊是打得熱火朝天,錄事參軍每日登記軍功都忙得不可開交,士氣如虹,人人磨拳搽掌,對徐真越發地佩服起來。

然而刺史府之中卻是愁雲慘淡,駱弘義被徐真這麼一通臭罵,心頭激憤難當,可想起徐真言外的威脅,卻又著實擔憂,一時間竟然染了風寒,臥床了!

崔餘慶看得直搖頭歎氣,頗有爛泥扶不上牆的感慨,受不了駱弘義整日唉聲歎氣,遂決定反將一軍,化被動為主動,先把徐真濫殺軍士以立威之事捅了上去,並發動崔氏的文官力量,對徐真展開了瘋狂的彈劾!

可這一次,文官集團似乎也收效甚微,李治上台之後,文治有餘而武功不足,阿史那賀魯上躥下跳,正好讓李治賺一把軍功,他決意一戰,而且要贏得漂亮,自然不去理會這些彈劾的奏章。

早在太宗當朝之時,徐真就不斷被文官彈劾,那彈劾的奏章連起來能繞地球兩周,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李治又豈會不知。

他對徐真的能力太過了解,好在徐真忠貞於李唐,否則他李治要殺的,第一個就是徐真了!

既然決定重新啟用徐真,李治斷然不會因為文官的彈劾,就收回徐真的軍職,這些文官本來就以彈劾別人為職責,一天不彈劾別人,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李治哪裏管得這許多。

崔餘慶和駱弘義見長安這邊遲遲沒有動靜,也是心急如焚,這位庭州刺史心力交瘁,果真是臥床不起了。

而這個節骨眼上,梁建方和契苾何力的三萬大軍終於抵達,而回紇的五萬騎兵也南下而來,直逼賀魯軍的牙帳!

契苾何力與徐真是老交情,早在長安聽說徐真將吐蕃都攪翻了天,活神仙和國師的事跡早已傳遍四海內外,連李治聽了都嗬嗬大笑。

如今於徐真再次聚首,他是行軍大總管,而徐真是行軍副大總管,二人又可以並肩作戰,自然是心頭大為暢快。

再者,他們在途中就收到了軍報,稱賀魯部已經拿下了金嶺和蒲類二縣,斬殺三千,直逼庭州治所金滿城。

到了這裏才知道,奉旨節製防務的徐真非但沒有焦頭爛額,反而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直接出擊,截殺賀魯部的諸多援軍,硬生生拖延了一個月,為契苾何力和梁建方贏得了極為寶貴的行軍時間!

尉遲敬德致仕養老之後,梁建方繼任左武侯大將軍之職,這位軍中強人雖然於史書上記載不多,聲名不顯,然確實是領軍有方的大將。

這位老將從武德元年開始就領兵打仗,一直活躍到現在,幾乎每次大戰役都有他的存在,可每次都隻是默默地領著軍功,連升遷都低調到了極點,那是真正的錦衣夜行之人。

蓋因其性格孤高,不攀附軍中權貴,也不結黨營私,更不與朝中大臣往來,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與契苾何力等外族將領走得近一些。

這是大唐繼滅高昌和龜茲之後,第三次大規模發兵西域,此時已經進入秋冬時節,若不能盡快取勝,寒冷的天氣會造成極大的劣勢。

有鑒於太宗征遼之時的經驗,契苾何力和梁建方也不與徐真過多寒暄,直奔主題而去,徐真命王武魁將一個月來搜集到的軍情全部獻上來,契苾何力與梁建方見則大喜,分兵而出,同時攻打金嶺和蒲類縣,短短三日,失地盡服,軍心大振!

而與此同時,回紇的五萬騎兵已經逼近西域,直麵阿史那賀魯本部,賀魯軍不得不回縮,退出唐境。

契苾何力與梁建方趁勝追擊,這一次,卻是盯上了剛剛依附賀魯部的處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