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李治繼位徐真加封(2 / 2)

他也寧願相信長孫無忌是一位慈祥仁厚的好國舅,可這一路走來,長孫無忌的所作所為,讓李治徹底看到了這位國舅爺的野心,特別是在篡改遺詔這件事上,更讓李治後悔不迭。

李治終究是個念舊情的人,怕汙了李明達的名聲,最終還是將此事給壓了下來。

然而長孫無忌卻勃然大怒,徐真屢屢壞他好事大事,他早已將徐真視為眼中釘,這等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他又豈能放過,更不消說,還有個慕容寒竹在旁挑撥唆使。

於是李明達乃晉陽公主的身份被曝光了出來,大白於天下,更是將責任都退在了已故廢太子李承乾的身上,而先皇李世民為了掩蓋誤葬公主的醜聞,竟然將李明達說成是徐真的妹子徐思兒,這則消息在短短數日之間就傳遍了整座都城。

如此一來,徐真和李明達頓時成為了國人議論的焦點,此時又有內禁宮人爆出猛料,說先聖還未安葬,李明達就已經跟徐真於宮闈之中淫亂,一時間彈劾徐真的奏折如雪花般呈了上來!

李治勃然大怒,卻不是因為徐真之事,而是因為他已經明言了要顧及李明達的名聲,將此事揭過,可還是有人大做文章,而且很容易就看得出來,這樣的事情,除了大權在握的長孫無忌,又有何人敢如此放肆?!

目下的李治對長孫無忌倒是忌憚多過了敬重,想起李世民臨終前對自己的囑托,又生出了重用徐真的心思。

可以慕容寒竹為首的一幹中堅文臣,在朝堂之上紛紛諫言,要將徐真革職削爵,流放交州,並且聲勢越發浩大起來!

這日大朝,徐真終於是露麵了,然而每個人見到他,都如同見到瘟疫一般,避之猶恐不及。

李勣被外放到了疊州,李靖又故去,尉遲敬德繼續裝瘋賣傻,程知節還在宿衛左延明門,以徐真左屯衛大將軍,齊郡開國公的身份地位,座次卻很是靠前,這就更讓朝堂眾人憤慨不已。

李治繼位之後,長孫無忌一係的文官總算是揚眉吐氣,多有升遷,他們一直想要回報長孫無忌,做出一些事情來,好讓長孫無忌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段時間將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等一幫武將弄得是焦頭爛額,更有甚至,已經有人提出,要讓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為李世民殉葬!

是故見得徐真上朝,李治才剛坐穩屁股,就已經有朝議大夫出列啟奏,直言徐真無視先皇,居喪期間混亂後宮,必革職查辦,削去爵位,以正視聽!

李治微微挑起眉頭來,一看居然是朝議大夫崔茂,借助了慕容寒竹之勢而上位的崔氏家族,心裏已經有些不滿了。

長孫無忌又趁機附議,與諸多文官一道,請旨查辦徐真,李治就算有心要保徐真,卻也頂不住群臣的壓力,此時他才深刻體會到,坐在這個位置之上,並非想幹什麼就能夠幹什麼。

“徐卿,汝對此有何可言?”他不得不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徐真。

徐真冷笑幾聲,朝文武百官掃視了一圈,而後直視著長孫無忌那得意洋洋的嘴臉,心裏說不出的厭惡。

他本不想再理會朝堂之事,因為李治對自己的不待見,更因為長孫無忌和慕容寒竹的狼狽為奸,可他不能容忍別人侵犯李明達的名聲,更重要的是,李明達真實身份曝光出來之後,對他的終極計劃有著極大的損傷!

既然長孫無忌能夠肆無忌憚的縱橫朝堂,徐真也不需再擔心朝堂會動蕩不安,當即昂然而起,上前兩步,朝李治行禮道。

“聖上,徐真有一物要呈與聖上一觀,待看過此物之後,聖上再做定奪不遲。”

李治和群臣不明所以,徐真卻已經從懷中取出一封手書和一枚血玉扳指來,交到了銀盤之中,由當值宦官,呈獻到了李治的麵前來。

這是初時李世民交給他的密詔,早在前往均州之時,李世民似乎就已經預料到了徐真必定要麵臨的巨大壓力,是故這道密詔,也算是給了徐真一道護身符。

徐真本想將之留下來,以待最關鍵的時刻才發揮最大的功效,然而從如今的形勢看來,長孫無忌已經迫不及待要將他踩在腳下,而且時間過得越長,先皇李世民的威懾也就越發淡寡,這道密詔的威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可如今先皇還未下葬,如果李治膽敢不從密詔,豈非更讓人不齒?

李治一行行瀏覽下來,才深刻地體會到自家聖人對徐真有多麼的疼愛和看重,也才明白李世民有多麼的高瞻遠矚,這等眼光,是他李治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

李治輕歎一聲,而後放下了密詔和血玉扳指,讓宦官將這兩樣東西展示了一圈,而後深吸一口氣,朗聲宣布道。

“奉先皇密詔,擢徐真為鎮軍大將軍,加封上柱國,參豫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