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2 / 2)

宮裏的茶不同於外麵那些黏糊糊的茗粥,這是宮人按照蜀地人的習慣,搬過來的新式煮茶,茶水清澈翠綠,清香怡人,餘香殘留唇齒之間,回味久久。

“兕兒,你先回去歇息,耶耶要跟徐卿單獨聊聊。”

李明達聽了聖上的話,卻遲疑著不肯走,偷偷看了看徐真,又看看自家聖人,總覺得這事太過詭異。

李世民卻是嗬嗬一笑,打趣道:“怎麼?這麼快就開始心疼你徐家哥哥了?”

李明達見平素自己對徐真的昵稱從聖人口中說出來,臉色頓時滾燙起來,跺了跺腳,嬌嗔著回了淑儀殿。

李世民的視線跟著李明達的背影,延伸到很遠很遠,就好像隔著重重高牆,都能夠“看”到女兒的體態神色一般。

待宮人和宦官都退出去之後,他和徐真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過得許久,李世民才從懷中掏出那枚金鑲玉璧來,輕輕放在了徐真的案幾之上,而後直視著徐真的雙眸,聲音低沉而堅決地說道。

“徐真,我要你率領百騎,奔赴均州鄖鄉...”李世民頓了頓,徐真心頭一緊,而後聽到後半句。

“...將濮王給朕接回來!”

徐真的手輕輕顫抖了一下,聖上用了奔赴,說明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聖上用濮王,而不是李泰的小名青雀兒,說明他要接回來的是一個藩王,而不是兒子,他用正式的自稱,朕,說明這不是私事,而是公事!

短短的一句話,卻讓徐真看到了李世民背後的一個巨大的漩渦,若有差池,這個漩渦必將把絕大部分的朝臣都給卷進去!

徐真開始後悔,就像李世民也後悔一樣,他後悔自己徹查房玄齡之死,後悔將這枚金鑲玉璧帶回來!

但他很快就醒悟過來,就算他不將證據帶回來,或許這個決定也是一樣的!

李治在走李承乾的老路,那就是太心急了!

李世民確實老了,但他仍舊是一國之主,李治確實長大了,也開始處理朝政了,但他仍舊隻是太子。

皇帝再老,他也是皇帝,他給你的,就是你的,他不給你,你就不能搶!

雖然明知自己沒有多久活頭了,但李世民還在向整座天下,表明他的地位權威和姿態,這是他的帝國,他還沒死,就有人盼著他快死,他還沒死,就有人想要他快死,這是他無法忍受的!

徐真呆滯遲疑了一下,也就那麼一下,讓李世民皺起了眉頭,微微前傾身子,就好像目光能夠伸入到徐真的靈魂之中一般。

“徐卿,朕,能信得過你麼?”

徐真猛然抬頭,將那金鑲玉璧緊緊攥在手中,抱拳低頭,沉聲應道:“臣徐真,敢不赴死!”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最得聖上恩寵的一彪人馬,百騎出動。

這一路跋山涉水,路途迢迢,徐真也無法帶領自己的紅甲十四衛,百騎雖然對他唯命是從,然徐真心裏很清楚,這一去,必定凶險之極!

這樣的凶險不僅僅是他們一路的凶險,也包括了朝堂之中的凶險,這種凶險,甚至有可能讓李世民無法再掌控局麵!

這次變故實在太出人意料,連徐真也被驚呆了,按理說,若用他以往的觀點,將李泰迎接回長安,必定要改變曆史,他是必須要竭力反對並暗中破壞的。

但如今的他卻想通了,他也是大唐的一部分,曆史之中也該有他的一席之地,至於以後如何收場,若天意不眷顧,他隻能動用自己最後的終極計劃了。

為了這個計劃,他從當武侯之時就開始籌備,到了涼州之後,他越發看到了這個計劃的可行性,遇到了李德騫、閻立德、李淳風、薑行本之後,他就更加肯定,這個終極計劃,是非常可行的!

所以他變得更加的坦然,讓自己徹底融入到了這個新角色之中,他享受當一名唐人,他享受此間的恩怨情仇,享受此間的策馬廝殺,享受此間的人情冷暖,也享受此間的風雲變幻。

當他將自己隨身的裝備全部帶上,率領著百騎衝出長安之時,第一道陽光堪堪穿破雲層,千絲萬縷金線般的陽光噴薄而出,如同網一般,竭力要抓住所有路過的風與雲。

與此同時,一則不能明說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整個大唐的黑暗角落,那些潛伏在黑暗之中,或許終其一生都無法見到陽光的死士和隱士,紛紛開始出動,而他們的目標,跟徐真一樣,都是均州鄖鄉縣!

陽光灑在臉上,徐真微微眯起眼睛,嗅聞著甜絲絲的風和空氣,似乎有種淡淡的血腥味,越來越濃,越來越近。